你若是奏请了官家,不仅能让官家看到你的刚正和忠心,也能让那些心里对你怀有怨恨的人投鼠忌器。”
包拯略微思量了一下,拱手道:“学生受教了。”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此事你回头写成奏疏递到政事堂,我会将其呈报给官家。以官家如今的秉性,相信不会拒绝。
不过我得提醒你,陈年旧案不好查,你最好去法医馆,请一两个手艺高超的仵作帮忙。
在审案的时候,最好将案子审清楚。
没审理清楚之前,千万别急着断案。”
包拯皱眉道:“学生不会草菅人命。”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我是怕你遭人陷害,遭人算计,判了冤假错案。”
包拯沉吟了一下,郑重的道:“学生会小心的。”
寇季点了点头,没有言语,该提醒的他必须提醒到,免得包拯遭人算计,失了官位。
如今办案的方式方法相对还比较原始。
寇季就知道不下十种杀了人以后验看不出来的方法。
包拯涉足刑律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比起那些经年老吏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人家要是给包拯使绊子,包拯若是不小心,还真不一定看的不出来。
寇季叮嘱过了包拯以后,眼看着包拯还是不走,寇季询问道:“还有何事?”
包拯赶忙道:“登闻鼓……”
寇季听到了包拯提起了登闻鼓,脸上浮起了笑意。
登闻鼓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周,多设立在京师,为百姓鸣冤,或者百姓申诉民情所用。
史书上记载,北宋时期包拯治理开封府,效法登闻鼓,设立了鸣冤鼓,立于开封府外,为百姓提供有利的伸冤条件。
寇季入朝以后,就抢了包拯的政绩,提前在各地衙门设立的登闻鼓。
由于寇季身份了得,所以他在各地衙门设立的鸣冤鼓,沿用了登闻鼓的名字,并没有改名。
寇季抢了包拯在史书上的政绩,如今正主当面提出此事,寇季觉得心里蛮爽的。
寇季笑着道:“登闻鼓有什么不对?”
包拯抱拳道:“登闻鼓乃是先生设立的一条善政,自从登闻鼓出现以后,民间就少了许多罔顾国法的事情,民不举官不究的事情也大大降低。
但是学生觉得,无论是皇宫门前的登闻鼓,还是各地衙门前的登闻鼓,设立的律条相对有些苛刻。
许多百姓对敲响登闻鼓的律条畏之如虎,使得他们不敢走近衙门里诉说冤情。
所以学生以为,当更正。”
寇季闻言,点点头道:“告御状,需要丈责一百,许多人未曾走到登闻鼓前,就被守在登闻鼓前的御前卫杖毙。
府衙门丈六十、州衙门丈三十、县衙门丈二十。
碰到了黑心的衙役,确实会出人命。”
包拯郑重的点头道:“当官本就是为民做主,若是以丈刑吓退百姓,那就有些失去了当官的本意。”
寇季询问道:“你觉得该如何改?”
包拯沉声道:“学生以为,当减半。”
寇季沉吟着摇了摇头,“减半也会打死人的。”
包拯沉吟了一下,想到了衙役们熟练的行刑手段,赞同的点点头。
一些老衙役们,能在不伤人皮肉的情况下,几棍子下去就能将人打出内伤。
甚至有的一棍子下去就能将人抽吐血。
寇季思量了好一会儿后,道:“应当取消庭丈,改为罚银。”
包拯皱眉道:“如此一来,会滋生许多贪腐。”
寇季感叹道:“至少贪污不会要人命。回头你将此事奏上来,让百官们议一议,我和官家也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