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派少量精兵打民堡,四面民堡支援,打的完颜宗翰都开始怀疑自己,还是不是金国名将。
若是派出大量军队攻击民堡,调兵遣将军卒云集的时间里,民堡的百姓就会撤退,等到金兵到了,只能拿一座空着的民堡。
打下来,守城又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派出小股士兵驻扎,等到大军撤回中军大营的时候,民堡百姓去而复返,通过留下的密道,返回民堡。
这刚打下来,还没焐热的民堡,就又被夺了回去。
若是派出大量军卒驻扎,又有被敌人分化各个击破的危险,行军之大忌。
得亏蔚县的军堡只建了一半,那是个和武城一样的围十里的军堡。
如果完全建成,完颜宗翰都不知道怎么打这场南下之战了。
完颜宗翰的战略是步步为营,缓缓图之。
这与金国皇帝完颜晟下达的快速拿下云中路的作战计划,完全背道而驰。
完颜宗翰还记得,在宁武关上被沈从砍的那一刀,这次的推进,让完颜宗翰脊背发凉,断断不到一年的时间,宋人就展示出了他们的韧性。
完颜宗翰甚至想交出兵权回去养老。
并非金兵损失惨重,到现在也就折损了上千人而已。
而是极为缓慢的行军,让金人丧失了他们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骑兵的转移速度。
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和远在汴京的赵桓有关。
确切的说,赵桓画的奉圣州的军堡,是明代的军堡分布图,对付游牧民族最为好用。
赵桓为什么看不上驴车皇帝在河北路上挖坑的举动,是因为驴车皇帝明知道有好用的方案,而不采纳,非要挖坑而已。
中原王朝搞基建,那是非常合理的。
建堡垒御敌的方案,可以追溯到先秦之时,在东汉的时候,发展到了顶峰。
这都写在历史书里的东西,赵桓在皇览里看到过无数关于军堡的描述。
甚至东汉的堡垒图纸在皇览里,都是现成的。
但是驴车皇帝就是不用,因为需要动用封桩库的财物,
国库的钱都是有数的,都有去处。军堡财帛耗费靡重,非吾之所愿。
大臣们建议在河北路上修建军堡的事,被驴车皇帝以封桩库为赎买燕云十六州而设,不得妄动,乃是祖训为理由,给否了。
唐塔汉冢猪打圈,螨清挖的稀巴烂。(唐朝的塔,汉朝的墓,朱明的军堡。)
中国正统的王朝,不管是进还是退,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极为成熟的玩法,而这个玩法正是基于基建为核心的,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所验证过,行之有效的玩法。
建军堡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事,军堡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寿。
没有任何制式武器可以达到军堡那么长的使用寿命。
而且军堡还能聚气延福子孙,聚拢百姓,特别是由堡升格为城的那一天,就代表了对这片土地的彻底掌控。
百利无一害的军堡体系,大宋也不是没有用过,不管是现在陇右都护府的军堡,还是正常历史线,蜀中两川的山城,都是一类的东西。
这么一件除了费钱,哪里都好的制式武器,被驴车皇帝否了。
他自创了挖坑玩法和阵图玩法,把大宋埋了进去。
而且大宋是历朝历代最有钱的王朝。
直到赵桓当了皇帝,他才品出了一点中原王朝的韵味来。
此时人不知当时意,今日方知,唯有大力才能出奇迹。
不搞基建的王朝,是没有灵魂的。
杨宗闵以七十五岁的老迈身躯,亲自驻扎在了来远这个最危险的军堡里,他只有不到万人的永兴军,但是依旧摆出了城破人亡的阵仗来。
杨宗闵早就读懂了官家的旨意。
杨忻中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的军功也好,资质也罢,都没到达到,成为云中路军事总管和经略使的地步。
官家的册封册封给他这个杨家忠良,七十五岁的原永定军路总管的杨家老人。
而此时的杨宗闵已经眼神昏聩,和当初种师道一样,都是手抖的年岁了。
“老相公,杨总管送来了军报,昌明堡失而复得而又失,金兵距离来远堡,不足三十里了。杨总管问老相公是不是撤回武城?”一个亲从在杨宗闵耳边大声的说道。
“要是让老朽撤回那武城!就让那杨忻中过来守着这里!小兔崽子,毛还没长齐呢!就指挥到他祖爷爷头上了。”
杨宗闵虽然老迈,但是中气十足的骂声却让人莫名的心安。
“杨总管就是这个意思,说和老相公换防,武城安全点。他担心老相公啊。”亲从继续大声的说道。
杨宗闵的耳朵已经有点背了,他皱着眉大声的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杨总管想和老相公换防。”亲从提高了嗓音大声的喊道。
“年纪轻轻的说话跟个娘们一样,有气无力的,说大声点!听不见。”杨宗闵指着亲卫骂道。
亲卫挠头,面前的杨宗闵肯定是听见了,而且听的一清二楚,故意装糊涂。
老杨家就杨忻中一个男丁了,戍卫国门是杨家历代的传统,这个丢不得,但是杨家的子嗣传承,这个也丢不得。
忠孝自古不能两全。
杨宗闵希望杨忻中走的更远,所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让杨忻中忠孝两全。
“杨总管也是怕老相公在这里,导致制定的应敌之策无法奏效啊。”亲卫大声的劝说着。
而杨宗闵一脸嫌弃的说道:“我是他爷爷!我打仗的时候,他还在用尿和泥巴呢!制定战略,有我看得准?”
亲卫无奈,这老相公,这会儿倒是听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