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满人入关得了天下,这已是明证了。至于为何伟业仅仅持续百年,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满汉相隔并没有严格执行,太善待汉人了,甚至还在面上举起了“满汉一家”的大义,给了汉人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就是没立起这样的血脉大义,反而引入了汉人的旧世纲常大义。满人血脉不仅被汉人血脉污染,也被汉人的思想污染了。
诸葛际盛这套理论在英华鼓吹时,恰恰是颠倒过来的。汉人血脉高贵无暇,拥有无数优点,所以才会征服了广阔国土。可得天下后,却举起了什么华夷之辩,变血脉纯粹为礼教纯粹,由此汉人的血脉也被污染了……“好!好!好!”
允禄终于被震动了,这桩大义来得太及时了,他不迭道好,还追问起艹作细节了:“要怎样以此血脉大义守国乃至奋发呢?蒙古人按族类分等,是不是其中一策?可蒙古人此策也没守住大元啊,先生是否另有良策?”
诸葛际盛昂首道:“蒙元未能守国,非族类分等所致!相反,是没作得彻底之故!蒙元虽以血脉定贵贱,却没立起贵贱之分的大义!这大义要怎么立,有天竺之例可以仿效。而立起大义,定分贵贱后,还要加以铁腕,穷治贱等族类,使其再无一丝反抗之力!”
他略带鄙夷地道:“蒙古人太憨直,不懂得法术之用,便是铁腕,也有运用之妙。当年蒙古人若是将色目人推出来顶缸,再让汉人和南人相争,哪会百年不到就丢了帝业?”
允禄终于站了起来,拱手道:“先生大才!”
诸葛际盛也是脸色涨红,趁热打铁地将之前在路上嘀咕的那句话道出,让允禄既是凛然又是自惭:“是啊,就因为满人大义不稳,鲜人才依旧不服,而该如何震慑满人,也因大义不稳而散乱无序。”
满清入朝鲜,改头换面为建州朝鲜,尽管获得了朝鲜官僚和军队的效忠,还有当年满人入华夏的成功经验在,但此时满人在朝鲜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都不一样了。鲜人还有向南投的大义名分,而南面的韩国也非满人所能凌迫之国。同时满人也不敢再轻易屠城威慑,害怕招来韩国乃至英华干涉。
因此这段时间里,地方官府和民人不是纷起反抗,就是投奔大韩。新立的建州朝鲜正在不断失血。阿桂和高起这对将相正在竭力维持局势,允禄这样的宗室首领也不得不为建州朝鲜的未来劳心。
就如允禄所说那般,满人沿用故智,搞“满鲜一体”,不仅收效不明显,还因要鲜人剃发易服而激起普遍反抗。同时满人内部对这一招也不乏反对之声,毕竟已被历史证明为败招。上层争执已起,下面执行就有些首鼠两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