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屏幕上,穿着一身防水冲锋衣的男记者单手抓着手中的话筒,口中还在语速飞快地呜哩哇啦着。
不过客厅中的观众们却没能听清他说了什么,风声实在太大,专业麦克风抗噪系统也顶不住了。
当然,只要看一眼他现在的样子,正常人都能猜出来他刚才说了什么。
记者先生的衣服被风压牢牢按在身上,呈现出他健壮胸肌的轮廓,然而此刻的他身上却看不到一丝健美先生该有的阳刚之美,反而像是一个抱大腿的可怜虫,健壮记者的另一条胳膊此刻正牢牢抱着身边的树干,一点儿也不敢放开。
看他头发衣服甚至脸皮在风中飞舞抖动的样子,大家丝毫不会怀疑要是放开手他会不会被恐怖的飓风吹跑吹飞。
看完记者先生用绳命发回的前方现场报道,坐在地毯上的汤佳怡重重叹了口气,不是感慨人家的职业精神还有挣钱不易,而是哀叹了一下自己的坏运气。
中秋刚过,天气就开始糟糕起来,先是多云转阴,现在更是下起了大雨,却是把她原计划的自由女神像-曼哈顿-中央公园一日游给冲了个稀里哗啦。
国内群众欢度国庆的时候,美国东南方向的大西洋上有热带气旋演变成了飓风,被NHC(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给予编号10以及Joaquin的名字,现在纽约的大雨大风就是由这个飓风J的前哨部队。
亚洲地区的台风命名表是由环太平洋14个国家地区共同攒出来的,里面有天鹅、剑鱼、梅花这样的动植物,也有悟空、风神这样的神话人物,更有威马逊、圣帕等等马印泰音译名字,导致气象台播报出来的台风名字总是各种混搭。
与之相反,大西洋飓风的命名只由美国NHC一家承包,他们准备了一堆诸如Anna、Blanche、Camil之类的人名来作为飓风的名字,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相当好记。本来这些名字都是女性名字,后来在女权人士的抗议下改为男名女名交替,这次的10号飓风就是名叫华金的男孩。
台风和飓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中心附近一分钟持续风速超过32.7米每秒(时速约118公里)的强热带气旋,只是按照各地语言习惯,东亚各国使用台风(Typhoon,来自闽粤方言的转音),而美国则习惯使用Hurricane(飓风,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土语),其他地区也有他们习惯的叫法。
受海陆地形以及大气系统的影响,诞生在北半球的台风和飓风诞生后经常一路朝着向西向北移动,直至消耗干净能量和水汽最终减为热带气旋和热带低压,中美两国经常遭受台风和飓风的袭击,就是因为她们这独特的位置。
虽然鹭岛外面有海峡遮蔽很少被台风直接登陆,但是其所带来的大雨大风却是避不开的,汤佳怡上个月才见识了东方威尼斯,这下又要见识新大陆威尼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