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红色的足球被大力击飞,划着晃晃悠悠的弧线朝斜前方飘去。
看到目标转移,正在追球跑的队员纷纷改变方向,大喊大叫着追了上去。
从高处往下看,八名球员就像是被磁场牵着走的细碎铁砂,惟有两位守门员才能略微抵抗吸引。
实际上,后者同样在关注着足球的位置与方向,只要发现有靠近禁区的迹象,就会突然撕下伪装,大力跃起、张开巨爪、弹出大网、吐出气体,使出独门绝艺尽力拦截那颗皮球。
普通人自然不具备这些“绝招奇艺”,能够做到这些只因它们是机器非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外形各不相同,身高不足一米,身体比例也和普通人类不太一样,正是蜜蜂数字生物制造的“小矮人”模块化机器人。
限于成本,小矮人并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需要有人在旁边目视遥控,看台边沿栏手拿遥控器的少年少女便是它们的真正的控制者。不能亲自上场,这群孩子依然全情投入专注如一,眼睛紧盯球场、双手握紧手柄,不断根据场上形式变化指令,若非有不锈钢护栏挡着,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掉下来。
时至今日,“蜜蜂杯少儿机器人足球赛”已经举行到了第四届,虽然距离RoboCon之类老牌比赛还有不小差距,却也积累了一批自己的拥趸,不再是各地蜜蜂学校的自娱自乐,此刻出现在场边的两队人马便是从隔壁城市过来的。
同样大有进步的还有机器队员的“球技”,经过三年时间的改进与钻研,机器人的传球成功率、射门成功率,还有控制队员的战术配合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小队员的“颜艺”表演,比赛观赏性今非昔比,每次直播比赛都能引来十万人次以上的观众,焦点场次人数更多。
不过比较是看对象的,在那些看惯职业比赛,尤其是各种顶级联赛的人看来,这场机器人足球赛依然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闹,充满了不靠谱和不专业的地方。
刚刚靠近主席台,马竞耳边就传来抱怨比赛太儿戏、球场太简陋的声音,显然里面的人已经等急了。
蜜蜂球场的草皮部分较为专业,视频直播也相当先进,但其他配置就有些寒酸了。球场没有贵宾包厢,主席台这里也只是多了个风雨棚,座椅也比较好而已,条件自然不能和坐沙发、喝红酒、看电视的专业球场包厢相比。
刻意加重脚步,先让里面知道人来了,马竞才抬脚走过去,张口就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听见这话,正在闲聊的俩人赶忙站起,“没关系!是我们来早了,正好可以看看孩子们的比赛!”
揭过这节,马竞的老熟人,来自鹭岛体育局的贾科长给俩人介绍道,“马董我就不用多少了,这张脸就是名片,这位呢是来自足协联赛理事会的莫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