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381章 紧迫感

这几家乳业巨头,都有意新建自己的奶源基地,未来很难说会不会对天然牧业造成冲击。

孙东为此给出了建议,那就是一定要保持住天然牧业的规模优势,其中,良种褐牛的优势是重中之重。当然,应对之策远不止此,各个牧场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也是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

“老板,订购的畜棚已经到货,其他的设备也将陆续到货。我们将在一周内拆除现有的畜棚,新畜棚的安装随即展开。”

蔡友明陪同秦西风去看了看临时畜棚,然后去看了刚到货的新型畜棚。

新型畜棚采用了合金件结构,同时应用了大量的钢化玻璃,具有节能、环保、坚固耐用等特点。关键还是与之配套的设备,软硬件一起组成了智能化饲养系统。

“嗯,不错!你们的工作进度很快,超出了我的预期。原有的畜棚设施拆除以后,就直接运到村里去吧,合作社正在建设的养殖场也该安装畜棚了。”

秦西风在牧场呆到中午,吃过午饭便去了种牛场。

目前,种牛场培育的西域褐牛(改良型),在第三代已经获得了稳定的优秀遗传特性,改良品种彻底定型。种牛场接下来要扩大改良品种的培育,除了供应内部的牧场,还将积极外销。

另外就是继续“柯尔克褐牛”的培育,这种杂交的褐牛属于新品种,到目前为止还不算完全成功。不过也快了,等杂三代的各项遗传特性稳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新品种的申报评估。

根据杂二代的数据显示,应该没什么问题。

奶牛新品种的培育真的很耗时间,自然培育花上50年甚至100年都有可能。利用科技手段人进行工培育,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

而且成功率并不高。

秦西风等于是走了捷径,有最优秀的西域褐牛种牛,同时还拥有先进的“奶牛杂交育种”技术。即便是这样,新型褐牛的问世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老板,我个人认为新型褐牛(柯尔克褐牛)的培育是成功的。只不过限于申报的程序,咱们还得等很长时间。你现在对于新型褐牛的数量有了要求,那就只有再加大力度引进瑞士褐牛。”

杜晓燕明白了老板的想法,对方现在更关心数量的问题。

她觉得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广撒网,比如再引进3000头瑞士褐牛,然后利用最优秀的杂交褐牛种源进行配种,大量培育“杂二代”。

这些杂二代出生之后,肯定要经过筛选,不符合要求的直接卖掉,符合要求的开始培育“杂三代”。以此类推,最终形成稳固的“柯尔克褐牛”品种。

这个方案也有缺点,那就是烧钱,耗费的资金比较大。

天然牧业现在不缺钱,即便是种牛场在这一波行情中也赚得盆满钵满。优秀的冷冻种源,良种褐牛、良种褐牛(改良型)等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重生高山之巅,我的放牧生涯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