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舍尔便继续待在了他的旗舰威廉大帝号上,统御着由德国海军在3o年代之后建造的高战列舰所组成的重炮集群。虽然这些战舰之前都是作为航母的保镖来使用,但随着防空巡洋舰的大量服役,它们也因为性价比偏低而有了大而无当的嫌疑: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吨位几乎是一艘8ooo吨级防空巡洋舰的5倍,人员数量也是后者的3倍,日常消耗远多于对方。而在防空能力上,该型战列舰却并不比后者强上多少。至于说坚盔厚甲的战列舰可以较防空轻巡扛住更多的攻击,在实战中也被证明是毫无意义的存在:因为只要对方的飞行员不是白痴,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集火航母,那么战列舰的防御优势又如何能够得到体现?
由于这一缘故,这些战列舰便在之后的不久退出了航母集群,被用作单独的一支炮击力量存在。当然了,为了获得来自空中的保护伞、不被敌方的漫天蝗虫炸成肚皮朝天的死鱼,一旦这支力量出击大洋,它们都不会离开距离己方航母舰队太远的区域。对于舍尔而言,这支纯粹的炮击力量却是让他找回了当初在威廉大帝时代服役的感觉,这种二维层面的战斗正是他所无比精擅的领域,甚至过了他在近十几年来的摸索研习中所获得的航母作战的造诣。当美军舰队出击的情报传来之后,舍尔便率领着这支炮击舰队、与众多航母一道驰入了大洋。面对下属们并不怎么看好的态度,他却始终认为只要战术得当、时间适宜,那么这些退居二线的曾经霸主仍旧能够有充足的挥余地。
昨日白天,舍尔接到了来自兴登堡号航母的遇敌警报,这让他在了解对方位置的同时,也几乎可以确定自己的空中警报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得到解除了。因为这两支美军舰队的航母总量高达9艘,与自己所掌握的对方阵容情报大致吻合;而他们目前肯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与己方航母舰队的对抗中去,再想在其他方向进行完善的搜索显然是力有不济了。美国人再派出一支小规模航母舰队的做法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而再派出一支如那两支舰队一般的可观力量,对方也几乎不可能会有如此之多的航空兵力。毕竟美国海军直到1936年都没有规划多少航母,而去年开工的那些大舰显然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就能形成战斗力!
明白了这一点的舍尔当即展开了一场大胆的尝试。他决定利用黑夜和**区为掩护,将舰队向战场中心大幅移动,如果有机会,就从侧翼给予美军舰队以狠狠一击。由于己方的三支航母舰队均活跃在大西洋中,其中一支由卡尔斯指挥的主力还与对方生了接触,自己可以通过截收兴登堡号上出的电讯,得到对方位置、战斗过程、和损失情况等一手情报,这无疑大幅提高了自己此行的成功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