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发行网在这个年代也是决定票房高低的重要一环,缺失发行渠道的下场会如何,当然是八CD没什么好下场。
所以又有一些独立制片商选择买断式合作,直接把电影卖给邵氏和嘉禾。
反正这个年代要制作一部电影速度很快,这样的合作方式不需要担风险,长做常有。
这也导致了香港每年都有数百部电影上映,但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哪部电影若能大卖,后续跟风作品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嘉禾是目前香港仅有的两家集制作、发行和院线为一体的公司,但同时也发行由其它独立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特别是在运行体制要比邵氏灵活许多,不光有买断方式,也有票房分成的合作方法,所以更多的独立电影公司都喜欢和嘉禾合作。
罗峰的电影若是想进入嘉禾院线放映,想来分成比例不会差,甚至有可能更高。
问题是元旦档期有《半斤八两》存在,嘉禾肯定不会把最好的资源再拿给他,除非罗峰连发行也交给嘉禾,但那样他能拿到25%的票房收益就不错了。
这个比例当然也可以谈,但花样无非是第一周某某比例,第二周某某比例,第三周和第四周又是某某比例……
如果他有许氏兄弟的影响力,嘉禾或许还会考虑一下这种分配方式。
但一般的制作公司,嘉禾这种大公司可没工夫跟你玩这些数字游戏,肯定是一口就回绝了,估计连听都不愿意听。
嘉禾对于普通的独立制作公司,都是直接拿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固定方案,你要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找别人去,反正这个方案已经比邵氏更好了。
罗峰知道除非他和许氏兄弟一样把发行权交给嘉禾,再签下长期合作的协议,否则再谈也没什么用。
所以不管何冠昌如何忽悠,他心里都没什么情绪波动,嘉禾只不过是他用来和邵氏谈判的工具。
何冠昌这边把糖衣炮弹全打完了,发现还是没能打动罗峰,只能使出最后的绝招,掏出一张50万的拍片定金支票。
罗峰面对巨款,终于激动了一些,但这只不过是故意做给何冠昌看的反应,不然也太不给面子了。
但这个片酬,其实已经算非常高了,如果票房达不到三百万,那嘉禾估计都没什么赚头,显然是拉拢他进入己方阵营的一种手段。
这也能看出嘉禾凭什么把邵氏一脚踢走,光是这个魄力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嘉禾高层认准了罗峰会大火,马上就安排何冠昌亲自过来下重注。
这个待遇,基本和许冠纹拍摄《鬼马双星》时差不多了。
但反观那位邵老板却是太小家子气,该省的时候省,不该省的时候还在省。
罗峰送走何冠昌和那张50万的支票后,嘉禾知道对方已经婉拒了他们的邀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