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搞得二世而亡?纯粹就是长辈没有把继承人教育好,更没有留下一个足够合格的“备胎”啊!
在诸夏的历史之中,君王历来会在众多儿子中物色一个“备胎”用来以防不测,但凡继承人优秀或合格,“备胎”的命运会很悲惨。
这些“备胎”要么是在上一任君王要死去时被抹除掉,不然就是被自己的兄弟圈养或干脆杀掉。
有些君王玩得比较花,他们会像是熬鹰一般地去熬自己的继承人,过程必然是选个炮灰万般宠爱,致使自己的那个继承人时刻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
上面那种玩法要是不能培养出一位明君,有一个算一个绝对会是一帮异常敏感的神经病,哪怕是明君也会是那种有“总有刁民想害朕”的精神病患者。
也许,只是也许,那正是这么干的君王所想要的?让继承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免得国祚易姓,山河倒悬?
吕武一再复盘,想明白之后极度肯定继承人的重要性,重新规划行程和办公时间,带着吕阳来到了“杨”地。
这个“杨”地只是一个总称,不是该地区所有的城池都叫“杨”这个名字。
“杨”位处“新田”的东北方位,与“绛”、“荀”、“郇”、“贾”、等地相比,“杨”的地理环境或许是最差的一个。
比如“荀”地吧?它那边虽然有山区,平原却是占了五分之三左右,并且旁边还是浍水。
那个叫“郇”的地盘更好,不但同样是在浍水边上,平原还是占了绝对的多数,十分适合开展农业。
当初很多人不理解阴氏为什么会与赵氏置换封领,还是拿十分富庶的“温”去换“杨”那么一个没特色的烂地。
他们思来想去,一定是吕武照顾自己那个小舅子,搞了一出损害阴氏利益进补赵氏的操作。
那个说法到现在几乎就是成了一个事实。
毕竟,赵武得到“温”地之后,赵氏从未出现缺粮的窘境,甚至都还能对外贩售粮食了。
倒是阴氏每年还向国内的各个家族以及国外进购大批大批的粮食,惹得所有人都觉得阴氏缺粮的状况很严重。
国君为什么对赵武缺乏信任感?除了赵武一再“作”之外,胆子小、没担当、没实力等等都是次要,赵氏受了阴氏极大恩惠才是关键。
毕竟,一个家族的家主怎么样是关键,却也不是绝对的关键,人能够被说服,这一代不行下一代还能争取,欠下太大恩情却是要用世世代代去还。
那么一搞,赵氏欠了阴氏那么大的恩情,国君还敢相信赵氏吗?
当时吕武想控制“新田”往北、往东的要道,又有点无力去维持“温”地的恢复,对恩情什么的其实并不是多么看重。
看看赵武后续搞出一系列什么操作就知道。
韩厥对赵武够掏心掏肺吧?韩氏失去卿位之后,赵武有做什么帮韩氏的事情吗?没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