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垣听着儿子的说法,真的是稍微有点意外的。
朱迪镧这个让官员定期下台的制度,要设计形成两个互相针对的官僚群体,有点像前世泰西的多党制。
多党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遏制官僚体系**。
但是和所有的制度一样,一旦机构本身的组成部分腐化了,遏制**的方法也就会变得流于形式。
比如美利坚的两党,已经形成了轮流上台疯狂捞钱,下台之后互相不揭老底的默契。
除非有人动了整个统治集团的利益,才有可能会被神经病枪手做掉。
其他人只要在规则之内捞利益就不会有事。
不过也就是看起来有点像而已。
大明就算真的要建立官僚群体轮换制度,本质上也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制度。
泰西式朝廷的基础,是多党制度与选举制度。
从上到下的各级衙门主事官员,通常是定期选举直接产生的。
然后这些被选出来的主事官员,直接任命自己圈子内的人去当各部门官员。
大明朝廷不可能实施这样的制度。
同时,大明的官员晋升和任职,都是由吏部及下属衙门负责,都是要通过考核筛选的。
不可能允许主事官自己去选人,就算是秘书都不能让他们自己选。
具体应该怎么搞,有太多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吏员异地任职的问题同样很多。
让本地人当本地的吏员,不只是因为口音问题,更多的还是成本问题。
外地人根本弄不清楚本地的具体情况。
如果一定程度的可控的**,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行政效率,那么这种**就是可以忍受的。
基层吏员用本地人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于是朱靖垣直接反问:
“你这个官僚体系轮换制度,有成熟的想法和方案吗?
“你怎么建立两个相互独立甚至敌对的官僚体系?具体以什么条件来区分体系?
“怎么避免两个体系互相串联并形成默契?
“两个体系轮换期间,下台的官员如何安置?享受什么待遇?
“如何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彻底核查?
“两个体系轮换的时候,必然会导致的衙门事务混乱,如何做好预防和应对?
“以后如何选官?
“关键是你考虑过两套官僚体系的成本问题吗?
“还有吏员异地任职的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基层行政效率会因此降低多少?”
朱迪镧面对这些质问,也老老实实的回答:
“儿臣目前其实只有比较笼统的想法,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详细的可以执行的方案。
“具体而言,就是将各个衙门的官僚,都分成‘朝’、‘野’两个群体。
“‘朝’者在朝执政,正常任职并处理衙门政务。
“‘野’者在野整肃,接受审查和考核,接受任职和监督教育,并根据成绩和能力预先安排好职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