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臣的军事部署没有大的问题,问题是,阿济格的军队如果顺着大别山东麓北归怎么办?
周遇吉非常清楚,无论是作战能力和兵力上,黄得功都不是阿济格的对手,江南一带的士兵作战能力有限,就是加上其他军队也于事无补,这些军队摇旗呐喊可以,对付彪悍的建奴他们差的不是一个等级,除非自己派大量军队支援黄得功才有胜算。分兵不可取,等于削弱自己的力量。这样做不现实,南阳府这道防线绝对不能放弃,那等于放阿济格北归,这一战等于决定了天下大势,干掉阿济格等于敲到了清军的骨髓,这个千载难逢彻底打的建奴无翻身之力的机会周遇吉怎么会放过。
一旦阿济格沿大别山东麓北归,最好的路线是在庐江西进舒城。再就是继续往北,但继续往北是周遇吉的实际控制区域,那里到处是水,地形相对复杂,建奴走这条路线的可能姓比较低,如果阿济格走沿江路线,他不想和周遇吉拼力一搏估计会直趋凤阳府或者继续西进河南。虽然不如直接在南阳北归快捷,但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判断有些难,但周遇吉和众位将领毫无办法,唯一可以选择的只有守住南阳,随后静观其变。一旦阿济格部顺江北还,只能长途奔袭去截击,但截击无疑是最差的选择,因为庐州府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建奴军骑兵的发挥,加上周遇吉军的兵力并不占优势,这个截击是最差的选择。所幸,庐州府和沿江一带还有黄得功和其他朝廷军队,他们可以在身后给周遇吉帮上点忙。
军事的部署只能这样,其实,南京的意思是让周遇吉首先要保住庐州和凤阳一带以稳定南京,周遇吉显然看透了,指望朝廷大刀阔斧并不现实。兵部尚书张国维在求稳,朝廷也在求稳,虽然朝中官员对首辅北方大地叫嚷的很激烈,但实施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想要彻底改变朝廷和官员的一贯作风有些难度。建奴绝对不能放,那将后患无穷,朝廷不行就自己来,周遇吉可不是一个放虎归山的人。
军议结束,监军叶伊志和将领们回归自己的防区各负其责,大帐中只剩下了周遇吉父子二人和幕僚简忱。
作为私人幕僚,简忱是自己人,恭贺免了,他知道周虎臣不喜欢做这个驸马。简忱需要的是与东主沟通,对面对各种各样的局面拿出最好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