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谁能去,谁不能去,全由陛下圣裁!”
若是辽东之战前,勋贵们还敢呛两句,或者阴阳怪气一下。
但辽东之战,皇帝不惜损名声,也要把努尔哈赤往死里坑...
这让勋贵们对皇帝的敬畏又上了一层。
故哪怕张维贤推脱,哪怕必须得等消息,他们也只能说“拜托国公了...”
面对勋贵们的集体诉求,朱由校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也没有第一时间反对。
勋贵能想着融入朝廷,为朝廷出力。
那不管这帮勋贵的初衷是什么,朱由校认为,自己都得好好考虑。
首先,肯定不能全拒绝。
哪怕知道勋贵中多酒囊饭袋,但只要勋贵子弟有人在前线混功劳,那后方的改革,就相当于多了一帮盟友。
说到底,勋贵维持地位的核心还得是战功,而不是土地。
当然,也不能全答应!
煮锅饭,有几粒沙子,那吃下去没问题。
但要是半锅都是沙子,那谁还吃得下去!
别到时候再给努尔哈赤机会,让前面打的这一仗战果全丢了。
朱由校拿着奏章敲敲眉心:“这样,国公,你回去告诉诸卿:他们想为国效力,朕很高兴。”
朱由校这话,说的张维贤都有一点脸红。
实际上那些人是什么心思,明眼人一清二楚。
不过皇帝没全盘否决,那就做好个传话的...
朱由校不知道张维贤的心理活动,他继续说着自己的安排:“但辽东一地,不可能安排太多人。”
“这样,你让各家有兴趣去辽东的都将名单呈上来。”
“朕意在宫中办一讲武堂,朕亲自考校他们的成绩。”
“成绩优秀者,那就去前线。”
“成绩不行,那就再好好学几年。”
这一方法好!
张维贤都不禁为皇帝的智慧拍案叫绝。
讲武堂!讲武堂!
通过这讲武堂,皇帝不仅能看到谁有才能,谁没才能。
而且,皇帝亲自考校,那就和将官们有了一份天生的亲近,几乎可称天子门生!
这和科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武举只是选拔,讲武堂听陛下的意思,是又选拔又培养...
堪比太学加科举的结合。
这讲武堂在日后说不定能成为武将子弟的一条晋升路线!
张维贤心中一亮,把这东西拿出去,诸勋贵保证没有意见。
不过他还不知道,朱由校的心更大。
朱由校这次要效仿后世的讲武堂,将辽东军中一些作战勇敢的基层军官也选拔上来。
让他们一起经受系统的军事教育!
比如孙子兵法、纪效新书...
朱由校要培养更加专业、更加能打的将军!
正好,借此机会,宫中本是在大匠中组织的小学会也可以扩张一下,就像后世的大学,招上他几百上千个学生,专攻理工科!
一连两道圣旨自宫中发出。
先是讲武堂,这没什么。
英国公出宫后就给各家勋贵说过了。
大明朝堂又不大,一传十、十传百的,基本都清楚有这么道圣旨。
面对英国公请出的这个政策,有人满意,也有人挑刺...
开口就是我家祖上怎么怎么,现在和谁一起被考又怎么怎么。
面对这样的蠢货,英国公是连看一眼都懒得看!
大半年了,还没搞清楚那位御座上的想法吗?
劳者得其食,不劳者不得食!
你想要喝酒吃肉,那最起码也得发挥发挥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