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女真同理,派人去收买他们各部族长老、首领。”
“另外,加紧分辨明朝的谍子。”
“抓住之后只要有嫌疑,直接处死!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代善领命,努尔哈赤看向阿敏。
这个侄子活着回来了,可惜,自己失去了两个好儿子。
否则,何至于如今的捉襟见肘...
“阿敏,整肃兵马!”
“我会从部族总再征召人马,优先给你补充!”
“你带兵南下,给我痛击朝鲜!”
“如果可以,那就派骑兵到朝鲜境内去抢!”
“我们现在什么都缺,有什么抢什么!”
努尔哈赤深知,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作为一个强盗群体,一定不能停下抢劫的过程。
否则,这个群体就会先内耗指责起来。
大金,也会树倒猢狲散。
努尔哈赤还看不到更远的路在哪里,但此刻,明军打不了的情况之下,给金兵重新树立一个目标,非常重要!
羸弱的朝鲜,非常好!
努尔哈赤也反思了自己在此战之中的错误。
那就是太小看明军,太小看刚刚即位的小皇帝...
还有就是对明军的情报做的一点都不足,光顾着看沈阳城了。
忘记看整个辽东,忘记看大明的其他九边!
但努尔哈赤相信,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下次,自己一定不会输的这么惨!
下次,他一定要让熊廷弼也知道求和却被打脸的滋味儿!“这么说,林丹汗对现在的互市规模还不满意,还想扩大?”朱由校拿着林丹汗遣使带来的国书,朝孙如游问道。
孙如游原是礼部尚书,后来入阁,礼部的事,也还算是他的管理范围。
像朱由校大婚、有功之臣策赏,他们都有人在参与。
当然,接待外国使臣,也是他们的活儿。
在朱由校的指示下,礼部正在抬高番邦的地位。
通过与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西方国家接触,相互通商,提高东西方贸易。
这是朱由校给出的最高指示。
在这个指示之下,蒙古人、朝鲜人、日本人的使者地位也有提高。
最少,这份国书就能被孙如游带着出现在朱由校面前。
要是换了以前,恐怕礼部一个小吏就敢斥责蒙古使者痴心妄想!
孙如游应‘是’,接着又递过来一个奏折。
边递边解释:“这是派在林丹汗处的主事所写奏折,里面说,他看到林丹汗的大帐有建奴出没。”
这个消息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在努尔哈赤没有解决之前,朱由校还是希望和林丹汗保持经济上的牵扯,不要动刀兵。
而金兵的出现,无疑在朱由校的打算上打了一个问号,增加了些许不确定性。
不过当他读完奏折后,担心去了一半。
“只是重金收买,原来如此...”
“难怪林丹汗要求扩大互市规模。”
“看来,是想左右摇摆一下!”
孙如游同意:“这大抵是林丹汗最真切的想法。”
“至于说唇亡齿寒...”
“在不清楚朝廷战略,不清楚陛下雄心之前,没人觉得陛下会对草原动手!”
“草原几千年来,都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嗯。”朱由校点点头:“既如此,那就同意吧。”
“不过要扭捏的同意。”
“是,臣明白!”孙如游拱手行礼:“臣这就派人到草原去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