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小问题上,当天仇当天报让人得不偿失,明智官员自然就不为之了。然而杨集竟然连伪装一下都没有,直接就“炮轰”崔仲方了?
裴矩看着宛如一柄出鞘神剑的身躯,双眼为之一亮,默默的在心中赞赏着:杨集做人做事的风格就是当天仇当天报、没有隔夜仇,他这种坦荡真实的行事作风,也正是皇帝最为欣赏和喜欢的地方;若他现在像官场老枭那般一笑而退,那就不是皇帝熟悉的杨集了、也不是皇帝喜欢的杨集了,所以别人不能趁胜追击,但杨集却必须这么做,这样才能保皇帝心中的形象,否则,于己无益。
同时,裴矩对杨集也抱以期待,希望他把崔仲方弄残,虽然他和崔仲方没有半点私人恩怨,可是双方的“势力范围”却出现了大重叠。
闻喜裴氏和陇西李氏因为深厚家风和文化传统的缘故,两者被划入传统意义上的山东士族,有别于以鲜卑血统为主的关陇贵族。而位于并州南部的裴氏和山东士族之间隔着巍巍太行山、和中原士族隔着黄河,致使裴氏和山东士族、中原士族联系不是那般紧密。
正是这种特殊的存在,使裴氏的政治立场,既不偏向关陇贵族、也没有亲近山东士族和中原士族,同时又和关陇士族疏远。而裴氏这种政治格局和立场,在乱世的确是有利可图,可是一旦到了治世,便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了。
本来,裴矩可以凭借自己黄门侍郎、族弟裴蕴太常寺少卿的身份和官望,将不温不火、焦虑万状的的太原王氏、太原温氏吸纳入伙。然而议事堂的创立、崔仲方的入相,使戒备有加、宿怨重重的河东薛氏、河东柳氏、太原王氏、太原温氏纷纷倒向了崔仲方。
若杨集今日把崔仲方扳倒,对裴氏而言,好处必将无穷大。
执此心态的,还有弘农杨约、赵郡李子权、荥阳郑元璹。
他们也希望背靠二崔的崔仲方倒台。
而弹劾崔仲方的杨集面对一道道各异的目光,却是坦然自若。
对方图穷匕见、无事生非,那他亮剑就是了;而且别人都高喊“目无君父,其罪当诛”了,难道还要他束手就擒、任人捶打不成?
慢慢的,群臣也回过神来了,当他们细细一想杨集自冠其名时,复又一阵骇然。
弹劾相国自然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禁忌,可亲王这个身份向来是官场纷争里的“裁判”;杨集现在以检校兵部侍郎、凉州牧、卫王的名义弹劾重臣,那就等于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崔仲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