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你的电影?我能演什么?”侗五爷很是纳闷。
“侗五爷演铁良,应该不错。”我笑道。
铁良,乃是满清末期八旗子弟中唯一一个顶梁柱,为人有胆有才,连袁世凯都忌惮万分,武昌起义的时候,铁良坐镇南京,力主不能启用袁世凯,如果载沣听取了他的意见,那么或许清廷还不会那么快就灭亡,可惜载沣那时候已经吓怕了,召回了袁世凯,铁良也被冷落,一代英雄,最后壮志难酬。
抛开狭隘的民族观念,铁良这个人,对他的主子忠心耿耿,在只会享乐的八旗子弟中,是最后的一杆大旗。
这部电影里面,少不了铁良的戏,而铁良这个人,似乎对现在的政治没有了任何的兴趣,之前我们再三要求,他都推脱不就。我正发愁呢,而眼下的溥侗,显然是最好的人选。
“铁良呀……”提起铁良这个人,侗五爷也是感慨万千,使劲拍了一下大tuǐ,用京剧唱腔大声唱道:“罢罢罢一腔热血卖给识货的俺便从命是了”
“好”酒楼里一片叫好声。
一直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回来,路上一帮人乐得不行。
顺利解决了袁寒云,还捞到了溥侗和史东山,对于我来说,这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解决了这个最为棘手的问题,接下来的今天,我就彻底把自己锁在屋子里,看是考虑《辛亥》的剧本了。
这么大的一场戏,这么多的投资,这么多的名人,全国民众的期待,不容我出半点的差错。
压力,可想而知。
这一次的剧本,和先前的都不一样,在具体写的时候,自然也不一样了。
我把史量才、顾鼎周、史东山三个人叫来,史量才负责历史方面的整理和校对,顾鼎周专门负责当时各大报纸的报道和记载资料的整理,史东山则负责打下手。
四天的时间里面,四个人足不出户,从早忙到晚,在我的苦苦构思中,搞出了一个三万字的大纲
“师父,这剧本好呀”看着那大纲,史东山很是jī动。
“这哪里是什么剧本,只不过是大纲而已。”我笑道。
“这还不是剧本呀?这都三万多字了”史东山很惊诧。他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写剧本的。
“只不过是个粗略的大纲而已,等到了广州,还的丰富,我估mō着,至少要在十五万字左右吧。”我róu着太阳xùe,累得快要崩溃了。
“十五万字的剧本?你以为你写小说呢?”史量才目瞪口呆。
一般的剧本,也就是个二三万字,十五万字的剧本,前所未有。
“你还别说,我还真有这个想法。等这部电影首映之后,把这剧本改了一下,就可以出小说了。”我乐道。
“这个交给我了!可说好了,我们《申报》来出”史量才立刻揽下了这个好生意。
5月23日。一艘客轮停靠在黄浦江上,码头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孙中山的一帮人,加上大中华电影公司的一帮人,纷纷上传。
“二哥,月笙哥,后续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都必须保证要求。”上船之前,我千叮咛万嘱咐。
“没问题,你放心去吧”杜月笙呵呵一笑。
就这样,交代了事情之后,我和孙中山一行,上了南下广州的军舰。
广州,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呀?对这场旅途,我是十分的期待。
###
第一更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