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杰作中的杰作
洪深的电影理论十分之扎实,又有极其丰富的拍摄经验,他的眼光十分之独到,任何的一部电影,何处出彩,何处缺陷,他都能够一眼看出。这家伙,就像是一个美食家,或许他做的东西没有别人的好,但是那舌头,却是极其毒辣。
“一部电影成功与否,人物形象乃是最为关键之处。中国故有形似神似之说,形似易,神似最难。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剖析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精神世界,如何永远各种各样的手法达到完美,从我个人的经验而谈,非常之难!”
“《辛亥革命》,近百的人物,孙中山的博爱和坚持,黄兴的锐意和武功,袁世凯的枭雄和执着,载沣的刚愎自用却又无可奈何,蒋翊武的赤诚,秋瑾的刚烈和凄美,黎元洪的厚实和胆怯,铁良的赤胆忠心却又无力回天……全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甚至连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máo子,都是那么的感人肺腑,整部电影,无一处不出彩,无一处不感人,堪称奇迹!”
“从剧本的创作来看,人物能不能立得住,故事极为重要,相同的一个题材,不同的人处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辛亥革命》和其他电影不同,其他电影,导演和编剧可以随意写,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和构思。可辛亥的那些事情,就在那里,发挥的空间很小,能做的,就是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一直以来,我在琢磨蒋先生会选取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去串,尤其是这部电影的开头。我想过他可能在开头就展现出中华民国成立的高cháo,想过一开场就是武昌起义的炮火连天,想过从紫禁城的颓败开始。但是,我没有想到,他竟然会选择蒋翊武,一个身份并不高的革命者作为整部电影的主角之一,由他来贯穿整部电影的一条线!”
“辛亥中大人物那么多,蒋先生却从蒋翊武身上下手,开头的就义,就彻底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悲壮基调,蒋翊武不同于孙中山,他对于革命的执着,是少有的,对待袁世凯态度的强硬,也是少有的。他的就义,意味深长,是对辛亥革命做出的一个整体的评价,也是对于此刻中国的一个警醒!通过这样的一个人物,通过他的童年,他的成长,他的起义,他的牺牲,把晚清、辛亥、民国和护国战争乃至当下,全部贯穿,这一点,是其他历史人物所不能够比拟的。”
“有了这个线索,然后便是以此为基础,往外分支搭扣,清廷、革命党、北洋系,三股势力独自成立却又彼此影响,环环相扣,彼此联系,极其具有吸引力,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故事网络,将辛亥这段历史,一网打尽!别人如果做到这一点,就已经了不起了,或许,应该可以有资格沾沾自喜了,但是蒋先生再进一步,他开始在这张已经足够复杂的大网中,在那一格一格的小网格中,再一次填补故事,这些故事,便是小故事,小线索。林觉民的故事,小máo子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也许在电影中就几个镜头,或许,就是一两句台词,或者,就是一个幕后音,却把一个个小人物,立刻塑造出来,并且成为不朽。庞大而不凌luàn,人多而不hún杂,粗细相辅,可谓绝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