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七十六章 水银沁

柳叶只看了两眼,就又还给了我,显然对这砖头也不感兴趣。

大牙见状,冲我们直砸舌,撇了撇嘴:“要说你们啊,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错把美‘玉’当顽石!”

说完后,大牙接过这块砖头翻过来掉过去的看了看,然后指着其中的一处让我和柳叶仔细再看看。

我和柳叶也不知道大牙在搞什么名堂,只好接过来后用手电又仔细的照了照,仔细这一观察,还真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砖头还真是大有名堂。

这块砖头从尖角处的磨损处竟然隐约可以见到‘玉’‘色’特有的光泽,虽然一时之间分不出来到底是块什么‘玉’,但是可以断定,这块砖头肯定不是普通的青砖,不是烧制的,而原本就是一块罕见的‘玉’石籽料。掂量了一下份量,最少也能有一公斤重。就算是‘玉’质一般,但这么大的一块‘玉’料,就算是按斤称估计也能值俩银子。

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就算是块‘玉’石,大牙也不至于撒丫子就跑啊?

我刚想问大牙缘由,眼角的余光突然被这块‘玉’石表面的黑漆给吸引住了,愣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大牙跟见了鬼似的什么也不说就开始疯跑。

因为这块‘玉’石表面的黑漆不是别的,正是“水银沁”。

古‘玉’上的水银沁,在清朝徐秦基撰写的《‘玉’谱类编》中就有过记载,“古者殓用‘玉’,以水银在尸腹内,遇‘玉’即凝,故用‘玉’塞之。水银随地皆生,故非葬‘玉’而亦有水银沁。”

玩‘玉’的人常将古‘玉’沁‘色’中的黑‘色’称为“水银沁”;而通体沁成黑‘色’的,则俗称之为“黑漆古”。

眼前这半块砖头大小的古‘玉’,就是正了八经的一块“黑漆古”!

这种老‘玉’,虽然看着老磨卡齿眼的,但是到了玩‘玉’的人手里,会把这块‘玉’再盘出本‘性’,使之温润纯厚,晶莹光洁。还原‘玉’石本来的面貌。而且盘过后的老‘玉’经过各种‘色’沁之妙,更加富有无穷的奇致异趣,悦人之目,醉人之心。

但是古‘玉’纵然具有最美的‘色’沁,如果盘功不济,则将隐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见,‘玉’‘性’不还复,形同顽石。古人十分重视和讲究盘‘玉’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懂的盘‘玉’的人并不太多。而高人则更是凤‘毛’麟角。古‘玉’一经盘出,往往古香异彩,神韵毕‘露’,逸趣横生,妙不可言。

我们手里的这块古‘玉’通体水银沁,至于盘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我倒是不太关心。我更关心的是这块古‘玉’通体水银沁,肯定是在保存过程中长时间都能接触到水银,这样才会把古‘玉’沁成现在这个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