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地的传统做法。精选上等猪腿肉绞成肉泥,掺入大量的胡椒,再加上少量白兰地或者杜松子酒,将猪肉灌入肠衣,放在地窖里发酵一个星期,就是富有当地风味的灌肠。吃的时候需要加热,烤制或者用水煮都行,撒上百里香碎片,一餐刀切下去,圆形肉片断面上全是粉色肉泥。常见吃法是用面包片夹着一起送进嘴里,有些咸鲜,口感十足。
香肠是巴多格里奥点名要的。他是本地人,很喜欢吃这个。加上一条熏火腿,一块表面涂着蒜泥的羊肋排,一只肚子里塞满了苹果和各种填料的烤火鸡,满满一篮子新鲜葡萄,一篮无花果,一个产自北方的西瓜,还有一大盆浸放在清水中的牡蛎,配上明黄色的新鲜柠檬……神父的餐桌看上去非常丰盛,就连一些穷酸小国的元首也自愧不如。
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座教堂?
很难有人对此作出准确的回答。
巴多格里奥是知道答案者之一。但他永远不会告诉那些想要探究秘密的人————其实,教堂与教堂之间的区别很大,根本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
简单来说,这个世界上的教堂分为三类。
首先,是名闻遐迩,在世人眼中极其重要,被当做名胜古迹与参观景点的那种。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在欧洲****的遥远年代,教会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仅有权,而且有钱。所以建造豪华奢侈的教堂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当然,除去当时政治上的因素,也有着艺术方面的诸多原因。但不管怎么样,这些教堂至今仍在使用,而且辉煌不减。
这些教堂是教廷的“面子”。老虽老,旧虽旧,却是天主凝聚信徒必不可少的建筑。它们更多时候是被当做一种实质性的礼仪存在。虽然教廷在这些地方配备了神职人员,却是将其当做对广大信徒的影响与感召力量使用。正因为如此,这些教堂里的神职人员要么是白发苍苍的糟老头子,要么就是满面懵懂的毛头孩子。
其次,是存在于文明世界,位于城市内部的普通形式教堂。这类教堂结构一般,大多以当地旧有建筑,比如大楼,或者现有的房屋为基础改建而成。从外面看去,与周围的建筑没什么区别。只是内部经过改造,空间颇大,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条凳,有宣讲台,当然也少不了耶稣受难十字架。
这种教堂是教廷感召更多信徒的基础,在此工作的神职人员大多是普通人。他们负责对区域内的民众宣讲教义,让更多的迷茫羔羊回归上帝脚下。这些教堂的神职人员需要负责很多事情,还要对区域内的民众信息进行收集。每隔三天,甚至每天都要对外发放食物和水。一块面包,或者是一小包糖果。总之,在广大民众看来,这是来自上帝的馈赠,也是善良与正直的最佳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