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唱片公司白赚了钱虽然高兴,但是他们更高兴的却是从华夏高科拿到的分析资料!在以前从来没有人会得到这种资料的,要知道做这种其实没啥内涵的流行文化,那最主要的就是要能抓住市场的流行方向啊!而要抓住流行方向,哪儿还有这种总结的数据来的简单?
华夏高科提供的数据,那就是所谓的“协助改进计划”而采集到的数据。就跟后世很多软件一样,华夏高科的音乐豆荚在线系统,那是会跳一个小窗口出来,问消费者是否愿意把他们操作时候的习惯跟华夏高科共享,以帮助华夏高科改进产品。这种收集他们的使用习惯,那当然是不会把他们真实名字给牵扯亲来,但是对于他们的年龄以及职业却是会稍微挂钩——这个年代的国外人士也比较单纯,当第一次看到这种在选择同意加入改进计划之后,就会有个小窗口让他们主动填写自己的大概工作方向啊、大概职务啊以及收入啊,结果他们都添了,至少暂时还看不出来什么太胡编乱造的地方。这种事情那要是放到后世,别说是一些小屁孩儿熊孩子会乱填,搞不好贾鸿渐都会乱填一下——比如说吧名字写成奥巴马,把年收入胡乱填写一番……
20万台的销量里面,大概有15万人加入了这个计划。大概也是因为单纯,同时也因为这种在线收集资料的事儿以前没人干过。所以哪怕他们担心什么个人**被收集的事儿,但是华夏高科保证不跟他们的真实姓名挂钩之后,他们这帮人基本上也就认同了——或者也许这15万人里面,起码有14万人那是答应之前都没有仔细看过相应条款的。
不过不管怎样,这15万人都已经为华夏高科提供了不少相应的数据,比如说他们买得歌曲都是什么年代什么品味的歌曲,是什么特色的歌曲,而他们本身是男是女,是多大年龄什么职业多少收入。这种资料那以前各个唱片公司是很难得到的,甚至小范围的要得到都要找市场调研公司花钱请人调查!而现在居然这么容易就能免费得到这些资料,甚至还是这么大批量的资料!他们能不兴奋么?
要知道流行文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敏感的发现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然后提供给消费者们想要的产品!好莱坞一直是这么玩儿的,当6070年代大家玩儿现实批判的时候,好莱坞就玩儿文艺,当越战完了之后越来越讲究虚幻化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脱离现实弄大片主义,那不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搞的么?而音乐行业同样也是!这些年随着rAP之类的曲风越来越受欢迎,甚至很多白人都开始欣赏,他们当然也要开始推广rPA之类的东西了,而要大规模推广自然是要有个市场调查数据来指导方向就是最好了!
话说这几天呆湾那边毒淀粉的事情好像挺严重的?反正橘子最近是要远离一下呆湾小吃之类的了,虽然以前也没怎么接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