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这么一个角度来说,这么一个电影工业和娱乐行业或者说是歌唱行业都很像。像是娱乐明星什么的,他们身上给经济公司以及唱片公司赚的钱,大部分都要补贴给大量没捧红的人——实际上这些公司也都是光撒网,网罗了一百个人里面,可能有90个都红不了。可能有7个还算是能够让人稍微知道点名字,还有2个是现在半红不黑的,只有一个是能够非常知名的。然后这么多没混出来的人和混的不好的人会占用公司大量的资金,那咋办?最后公司就靠着从大明星身上抽成来补呗!当然了,这么补了之后还是赚的。所以这些公司才愿意拼这么一个能挖掘到大明星的机会!
在这么调查数据的时候,贾鸿渐发现美国这边影坛很多数据还很有趣——美国电影院的发展近年来有两个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80年代随着美国人居住的郊区化和生活的汽车化而兴起的汽车影院逐渐萧条,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其次,与大型商业区、shopping-mall购物中心相联系的多厅现代影院大量出现,逐渐替代传统的单厅影院。这么一来倒是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几年里面影院数量暴涨了——因为以前传统的单厅影院,那就是跟中国传统的电影院什么的差不多,一个影院就一个放映厅,里面能做千把号人,这样一来当然不如多厅能赚钱了。而现代化的多厅电影院呢,可能单厅人数上很少,也就是200左右,但是一个电影院可以有三四个厅,这样一来一个新的电影院的座位数量可能比不上老的电影院,那就用更多的数量来弥补呗!怪不得短短几年里面,这电影院的数量增加了这么多!
不过虽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总数在增加,电影院的数量在增加,但是貌似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数量在减少——美国电影观众人次从1984年以来的20年间,从11亿9910万增加到15亿3610万,增长了28.6%。但是,从2003年以来,美国电影观众人次已经连续2年下降。电影观众规模的扩大面临困境。分析目前美国电影的观众,根据他们的观影频率一般可以将电影观众分为4类:每月至少进一次影院的“固定观众”,6个月内至少进一次影院的“流动观众”,超过6个月才进一次影院的“零散观众”和从来不进影院的观众。在2004年,美国电影的固定观众37%。流动观众46%,零散观众17%;而81%的影院上座率都是由固定观众创造的,这说明,美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是相对比较固定的热爱电影的人,而将看电影当作一种经常性的生活休闲方式的观众构成了美国电影的主要支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