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富士胶卷在21世纪的时候日子也不好过,在被98年的柯达方案挤出了〖中〗国市场之后,他们紧接着遭遇到了2000年之后开始的数码化浪潮,结果后来每年的彩色胶卷销售额度以25%的速度逐年下降,弄到了2004年的时候那富士胶卷也实在忍不住了。huā了差不多100亿人民币转型了!他们转型成了什么?利用他们自己的化学基础……他们去做化妆品了!
原来,胶卷生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原料就是胶原蛋白,而人的肌肤主要的成分就是胶原蛋白,富士胶片在70多年经营时间里,可以说每一天都在跟胶原蛋白打交道,已经把胶原蛋白的技术弄得很透彻,掌握了里面的原理,把这样的一种技术和原理运用到化妆品中。实现了技术的延伸——因为把胶原蛋白当作原料生产了胶卷之后,为了延长胶卷的使用时间,必须要对抗氧化。也就是所谓的胶原蛋白抗氧化技术,而这个技术稍微转化一下,就能变成特别神奇的抗衰老化妆品……
等等!贾鸿渐好像突然想到了啥,如果人家那富士公司都可以在历史上这么干的话,那么贾鸿渐干嘛不能让上沪感光这么干?人家富士胶卷要考虑到胶原蛋白抗氧化的问题,难道上沪感光的就不考虑?最多就是比别人考虑的相对少点,抗氧化的水平稍微差点呗!但是那做成化妆品也很牛X的啊!
甚至可以说只要有足够的前,上沪感光完全可以按照富士公司的转型路线来做,把从医疗用的X光胶片领域得来的经验以及跟医院的关系开始慢慢的转型去做医疗器械甚至是〖药〗品!而〖药〗品这东西那可就是化学来的!
后来到了2008年时候基本转型成功的富士公司,他们的案例直接成为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教案之一!在这次转型里面。富士公司把原来单纯的感光化学胶片支柱发展成了“文件处理”、“信息事业”和“影像事业”三条腿。其中的“文件处理”就是各种打印机或者是办公用的设备,而“信息事业”则是包括了医疗设备、生命科学和化妆品部门还有什么印刷系统以及平板显示器的显示屏偏光膜生产部门等等,而原来的胶片领域和妄图想发展的数码相机领域那只占了后来改组后的富士集团19%的营业额,而81%的营业额都是新转进的业务带来的!
既然有了富士集团的这个珠玉在前,那贾鸿渐也开始觉得可以试着吃掉国内三家效益很不怎么样的胶片企业,然后甚至可以联合上蜀川的那个红林仪器厂。这样又有了光学基础还有化学基础,弄个“小护士”之类的化妆品集团出来也不是不可能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