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70章 高端与低端

刘康有点傻,杨东升才刚刚否定了他的提议,而且说的有理有据,他都无法反驳,怎么扭头又反悔了?“杨总,你刚才不是说不同意吗?”

“高端的搞不了,低端的我们还不能搞吗?”

“这个,我倒是忘了!”刘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就是刘康的局限,本来他是机械工程博士,还是大名鼎鼎的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学历够,专业也对口。

但是从接触中,杨东升发现刘康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杨东升如果把刘康任命为机械厂的管理者,下面出几个滑头,就能耍得他找不到北。

“刘总,想生产高端给料机、混合机,我们至少要做到两点:第一,质量不能比国外差;第二,成本必须远低于国外。这个年代,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肯定卖不过外国人。一套浮法玻璃生产线投资动辄上亿,能投资的主要还是国有和集体所有企业,对他们来说外汇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条件允许,他们肯定会选择进口货,否则万一生产线出了问题,责任就是他们的。”

杨东升其实是支持机械厂搞高端给料机、混合机的,低端产品大家都能搞,到时候一拥而上,市场很容易就会饱和。

钢铁产业就是一个典型,后世国内粗钢产量怎么砍都砍不下去,反而出现了越减越多的怪异现象。

再加上国际铁矿巨头搞鬼,进口铁矿石一天一个价,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利润微薄,甚至每出一吨粗钢还要倒贴钱。

会出现这种状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gdp。

地方要保gdp增长,怎么会真的去砍钢产量?

低端机械设备也是一样。

“这个恐怕不容易!”刘康反而摇了摇道,“做机械设备不是做衣服,咱们国家人工便宜,但是造机械人工成本只是很小一部分,材料费才是大头。材料上咱们不但没有优势,还处于劣势,很多钢材都无法生产。”

后世很多人提出开发非洲铁矿,制衡澳大利亚、巴西,这当然是一种方法,却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我们国家粗钢产量过剩,高端钢材却需要大量进口。

从生产液压缸体需要的冷拔无缝钢管,到起重机主梁板材,都需要大量进口。

想保住gdp,同时砍粗钢产量,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对钢铁产业升级,替代进口。

但是新建一座高炉容易,因为技术是现成的,搞技术升级,却有风险。

于是就出现了情愿建新高炉,生产过剩的粗钢,也不愿意投资,搞技术升级的状况。

杨东升看着刘康的背影,感觉刚刚的打击有点大了。

有矿场撑着,机械厂也不会那么容易倒。

杨东升这是担心刘康他们一上来就要对标德国人、美国人的设备,步子迈的太大了,会扯到蛋。

刘康前脚刚走,周勇紧接着就上了门。

杨东升一看周勇的打扮吓了一跳,只见周勇头上戴着白色的麻布帽子,身披白麻布孝服,手里还拿着一根缠着白布的棍子。

“勇哥,这是怎么了?”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