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想了想觉得也是的,便起身带着陈意走向了摆放着机柜的机房,里面摆着陈意专门为军团量身定做的超级计算机作为它的大脑。
机房内,一百台机柜矗立在一千平米的房间内显得有些空旷,相关制冷设备也是费了很大功夫才弄好的,不过还好有黑钻这种东西,不然稳定供电也是个奢望。
现在的硬件还是太勉强了,就算陈意利用面板捣鼓出来了一些黑科技,超算的计算力也只不过每秒三百万亿次,不过接下来的几年是华国超光速发展的阶段,反正他还年轻,再慢慢更新就是喽。
陈意和范宁又看了看之后便又出了机房准备启动军团。
他坐在他自己专门制造的电脑前不停的敲打着键盘,但他所用的编程语言并不是现在蓝星世面上流行的以英语为基础的语言,而是汉语。
在人工智能技能出现之前,陈意也一直都在用英语死磕,但进展一直都是龟速,他也不介意,因为全世界研究人工智能的都是这个鸟样。
但技能出现之后,他发现面板推衍的发散的各种零散信息都有一个苗头,那就是他的思维模式好像和机器语言有很大的冲突。
良久之后,他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面板倾向于他在以中文为基础的计算机底层架构环境下使用中文编程来创造人工智能。
陈意对此陷入了沉思,最后终于豁然开朗,关键问题可能就出现在这,仅仅是因为他不管是上辈子还是现在,生活的环境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
东西方不同的文华早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他想用华国人的思维去使用西方人的编程语言在以英语为核心的底层架构中来创造一个人工智能,相比母语为英语的人群,天生就在起跑线上落后了一大截。
创造一个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一个大人陪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二者是处于不同的语种环境下长大的话,那就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可能孩子眼中英文的某句俚语是他们的常识,但大人却不懂从而理解成了其他的意思。
而大人口中“意思”这个词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意思也不同,孩子听了之后可能就蒙圈了,因为在他的常识之中意思这个词只有一种用法。
那怎么办呢?
陈意的做法很简单。
老子干嘛要跟漂亮国的熊孩子死磕?
直接找个华国孩子在华国养大不行吗?
做出决定之后,他就开始大力开发以汉语为基础的机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