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山东一下子驻扎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位王爷,一共一万兵马,这么多兵让丁文盛难以负担,他自己的标营现在都还没能重建。
但朝廷把担子压他头上,孔耿二人更不是一般武将,他得罪不起,只得转头再去压榨山东士绅百姓。
硬是抄了些士绅家,从地底下挖了些藏银出来,但问题是现在山东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他相邻的凤阳巡抚赵福星,跟他以前是老搭档,管着庐凤淮扬四府和滁和徐三州,但他辖下现在驻的兵更多,去年遭朱以海强拆强迁更严重,自顾不暇。
山东虽然以前是人口和粮食大省,但旱涝严重,十年八旱十年七涝,旱涝交错,时常有大旱大涝,一遇灾粮份就大涨。
年后各地饥情严重,到处揭竿,就是活不下去了。
黄县斗粟两六钱,一石粟要十六两银子,寿光斗粟千钱,一石要万钱。福山、博兴等地米价都突破了十两银一石。
饥情遍及整个山东,朝廷还要从山东抢粮以供军供官。
普通百姓手里早没粮了,大多流亡在外,土地更加无人耕种,加重饥情,地主士绅手里还有点存粮,因此就被官府盯上想办法抢粮。
官府一边不要脸耍无赖要追缴前朝欠缴粮食,地主士绅们不仅要把自家欠缴的补齐,甚至还要连带上缴,比如按保甲之法,一甲里的几户人家,自家的得缴完,还得保证同甲的税都缴完,如果有人逃亡欠缴,同甲之人就得替他补齐。
甲补齐了还得补同保的,然后往上是里是乡是县。
反正官府把税额往下压,人口减少不管,税不变。
除此外,他们还强行下令士绅地主把粮食平粜售卖,现在粮价最低也要四五两银子一石他,他却要求他们以二三两一石的价格出售粮食。
但再怎么折腾,荒地里也变不出粮来,尤其是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
士绅们也只能纳银代粮,丁文盛倒是抢了不少银子回来,问题是银子没地方换到粮,面对孔有德等的不断催促,他也只能送来银子。
“东昌府的高唐、茌平等地又起盗匪,他丁文盛无兵可用,眼看着贼要围东昌府了,他这才想起我们来,送这么两万两银子,就想让我们去给他擦屁股,哼。”
孙龙也笑道,“这丁文盛先前裁撤东昌等地的卫所兵,下手极狠,结果现在高唐等地造反的人,都是之前被他下令充裁撤的原卫所军官军丁,那些人世代都是卫所官兵,承担漕运任务,势力可不小,丁文盛直接就裁。裁完了又向他们追缴清欠,还要他们平粜米麦,一桩桩全落到这些人头上,你说能不反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