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四品官外放做县丞的。袁赋诚三十来岁,也仅是崇祯十七年的拔贡,拔贡本身就是地方大臣推选优秀的廪生入国子监,说白了还是秀才。
不过袁赋诚做为袁可立的长立,家世好,他父亲袁枢也是任过户部郎中督饷辽东,崇祯十七年任河南参政分巡大梁道。
所以在崇祯末年,袁赋诚也以贡出授知县。朱以海监国后,在浙东的袁赋诚积极参加抗清,先授御史,再授南宁知府,在那边做了三年知府,虽是特殊时期特殊提拔,但安民征税政绩还不错,所以升参政。
转眼又上挂太仆寺卿。别人都是要下放去锻炼,袁赋诚也是挂职,却是上挂中央,还是三品,虽说太仆寺卿不是什么要职,可毕竟是中央卿员。
有这个太仆寺卿过渡,下次不管是升侍郎还是大理寺卿,甚至是下去再做一任布政使之类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袁氏当初嫁给陈十二,也是当时兵荒马乱,与家人分散,流落乡下,能遇到陈十二这个红枪会的军官,也算是不错了。
要知道多少名门千金大家闺秀在那乱世里,早碾落成泥了,甚至许多沦落青楼的。
那时的她甚至都不知道父亲还在世呢。等到婚后才知晓原来父亲还在世,还在岭南为官,不过袁氏倒也不后悔,陈十二也给了她踏实的依靠,要不然,她早饿死了。
“父亲能认可你是好事。”袁氏笑着道。父亲回京为三品官她很高兴,但更高兴的是乱世里选的丈夫如今也步步高升为五品了。
相聚虽喜,可饭都还没来的及吃。一名士兵就过来。朱忠义听说他回来了,让他立即回营报道。
“国姓爷正要出兵去打颍州,你这回来的刚好。”
“去吧。”袁氏倒是比较体贴,
“出门在外,保护好自己。”说着,她又转身却取来一个香囊,里面放着一枚平安符。
“我替你求来的,你好好带着,我和孩子等你回来。”陈十二万分不舍,可军令如山,最终也只得跟妻子珍重道别,都来不及吃口饭便赶去军营报道。
“颍州围了这么久,要发动最后一击了,郑提督、刘提督他们围了那么久城,壕都挖了好几道,还建起了许座大营寨,又立起了几座棱堡炮台,现在壕沟都直接挖到了城墙下,甚至地道都挖通几条。时机已经成熟,徐刘两位提督特意给咱们这新建河南行营留了分功机会,让咱们赶紧过去分杯羹,去晚上颍州可就拿下了。”颍州城下也有他们归德镇的兵,也参与围城和工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