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41章最聪明的民族

此时,距离刘曜穿越之初,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

有他的刻意培养,这时候的工业基础多少有了一点。

虽说还达不到明清时期的水平,但他第一批科研人才的培养也到了能够自主实验的程度。

原历史上,欧洲之所以能发生工业革命,其根本核心乃是商人对利益追求所引发!

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大胆创新,商人为了追求节约成本,不得不增加机械代替人力,从而带动机械的发明、科技的创新,珍妮纺织机便是例子。

实际上,还有一个基层,那便是发达的交通!

只有交通运输发达了,才能缩短各地方之间物品交换的时间,让倒卖各种物品的商人获利。

人的是无止境的,商人有钱了就会追求更多的东西。

春秋战国时代,吕不韦、范蠡、管仲这些商界大佬,都能左右一国之运势,所以秦汉奠定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基调。

这是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商人一旦太过有钱,所谓富可敌国,就会威胁皇权。

基于此,刘曜称王,建立诸侯国楚王国后,要求御史台制定有关商人的律法,确立商部与定下商税,就是为了控制商人。

既然左毕、张勇等人觉得人手不够,是人手导致实验次数跟不上,突破不了技术瓶颈。

那么,刘曜现在已经贵为楚王,与过去的益州郡尉可不一样!

这时他可以调动整个楚王国的资源,收罗天下能工巧匠,继续加大对基层科学方面人才的培养!

试想一下,从全楚王国境内一千四百万人之中,选拔和培养出五六千名工匠。

来按照刘曜的思路,在第一批科研人员张靖、张勇、左毕等人的带领下,去摸索,去实验。

五六千人,仅仅拿出一千人从事化学研究,五人一组,就是两百组,每组每小时至少可以做三到五次的常规化学实验。

照每天十小时的工作量,一千人每天可以进行至少六千次实验,一年就是至少两百万次的实验!

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实验次数累计之下,加上刘曜的思路提示,在三酸两碱等溶液的基础之上,研究出化学学科之中常见的各类试剂并不算难。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花三年两载的时间配制出来硝酸甘油并不算稀奇,造不出来才是稀奇!

当然,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技术的支持,比如某些实验的提纯、密封、高温、低温、导管、传输、储存等等。

冶炼技术与铸造技术的提升,靠大量的实验,不断的创新和测试,加上刘曜朝廷的重金奖励,爵位奖励刺激,结合诸夏民族的智慧,自然也会逐年提升。

千万不要小瞧中国古人的智慧!

想想春秋战国时代的直道、流水线铸造法、千年不朽的勾践剑、鲁班造的木质飞鸟,以及王莽时期的游标卡尺,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