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出事了。。。”
崔光远拿着张告贴。紧步通报进来。
“河北道易州太守杨务钦,挪用河工和屯军的粮草,赈济灾民。。。”
“哦,本朝居然还有这样的官。。。”
我顿时想起许多电视剧里看到的套路。
“这事没那么简单。。。”
崔光远对我解释道。
“问题是,所放物资已经没法追回,就算杀了也是成就他舍身爱民的名声,如果不杀他,那就开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不管如何,最后都受到损失。。。”
“这等于是在用朝廷的钱,替他收买人心啊。。。”
“事后,为河北督察院收禁,河北数万士绅官民联名与洛阳城外阻道,请愿脱罪”
“梁兵部求严惩,但是关于此事的议处,几位相爷委决不下,朝中也吵的沸沸扬扬,是啥,是免、还是罢,或是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处置。。”
“那又关我什么事。。。”
“大李(泌)相公已经请天子,扩大政事堂合议,枢密三使,怕是都列席的。。。”
“我靠。。。”
这下躲不过去了。
虽然我可以偷懒,不用上朝,但是不妨碍我知道朝会上的一些见闻轶事,毕竟每天都有大把的人,把各种的风吹草动和自己猜测,整理成系统的咨询,送到我这里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朝会也是一场战斗,从小了说,是朝野各个派系各方势力所代表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众多衙门衙门,争夺朝廷掌握那部分数目庞大,但又相对有限的资源的战斗,从打了说,也是国家安定后文武两个大群体,为了自身的定位和所占资源比例的竞争。
而作为武将与文官的立场和角度,又有先天的差别和对立,对于武将来说,军队除了保卫国家的基本职能之外,也是开疆拓土将功力也的重凭据和保障,毕竟军人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就是在战场上。因此他们会会本能地追逐每一个动战争的理由和机会,所谓功名只向马上取。
但是对于文官们来说,他们的价值在于治世的手段和国家的稳定,只国家久安无事,他们仅仅依靠积累资历,也能成为上进的政治资本,而战争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多少直接的好处,却可能让武将们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占用更多的国家资源。。。因此历史上的文官们,本能的会厌恶任何劳民伤财,又没有太大收益的战争行为,先天的立场和世界观,就决定他们会自的限制和抑并武将的力量。
如果是英武有为的君主,就会用合适的手段调节两方的关系,使其在国家政权中挥出最大的效能。[][]象宋朝那样一开国就自废武功,不得不先送岁币,再送国土,最后连国柞都断送掉的,政治军事与经济文化不成比例的畸形“大送盛世”。也就在历史上昙花一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