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大本营在山东渤海,现任的家长是太子妃之父,山东都指挥使崔琦。崔家除崔大人的次子次媳及一些族人坐镇京城外,太子妃之父和太子妃的长兄,都一直坐镇山东抗击倭寇。
皇帝道:“大概是不放心太子妃吧。”又道:“她回来也好,让她好好劝劝太子妃。”
皇帝对最近的太子妃,实在不是很满意。
林嫤问道:“那崔将军呢?是否也一道回来?”
皇帝道:“他不会,朕打算明年开始沿海开埠,山东需要崔琦坐镇。”
这些是政事,林嫤没有再多问。
过了几日,崔夫人果然带着长子长媳一起回到了京城,在崔府休整了一晚,第二日便向长坤宫递了牌子求见。
林嫤准了她的觐见。
崔夫人是个身材高大的女人,眉眼中带了些英气,与太子妃并不怎么相像。崔琦年轻时候倒是有美男子的称誉,所以林嫤想,太子妃大概是像其父崔琦多些。
崔夫人在林嫤面前表现得十分恭敬,先给林嫤请过了安,然后笑着赞美了一下瑞公主和珺公主,再恭贺了一下林嫤再次喜得皇女,再送上了她特从山东带回来的敬献给林嫤和两位小公主的礼。
从头到尾除了提起一句“多谢皇后娘娘这些年对太子妃殿下的照顾,臣妇感激不尽”之外,再没有提起太子妃。
林嫤也客套的提了一下崔琦的功劳,崔大人是栋梁之才,抗倭有功,皇上时常夸赞,崔夫人辅佐崔大人有功,亦是贤妇典范之类的。
崔夫人说话动听,对谈之间不知不觉会奉承你一句,倒令林嫤难以讨厌她。
崔夫人并没有坐多久,然后便从长坤宫告辞了,接着去了永安宫给崔贤妃请安。
崔贤妃当年未进王府的时候,跟崔夫人这个嫂子相处得还算和谐,两人也有十几年未见,见面之后倒是有不少的话要说。
崔贤妃向崔夫人问了家中兄长和一群侄儿侄女及娘家的情形,而崔夫人则向崔贤妃打听了太子妃的情形。
崔贤妃想到太子妃这个侄女,则有些叹气,对崔夫人道:“大嫂劝一劝宁娘吧,我看她最近倒是有一些心浮气躁,稳不住。”
生孩子哪里能保准一胎就得男的,生了个女儿就好像天塌下来一样,这也不安那也惶恐,一点都不像是崔家的人。
崔夫人垂下头来,顿了一下,才道:“臣妇会好好劝太子妃殿下的,臣妇这次回来,本就是为了太子妃殿下。”
崔贤妃点了点头。
崔夫人从永安宫出来后,最后一站才是去了延庆宫。
崔氏早早就已经坐在床上等着她了,一见到崔夫人进来,马上就喊了一声:“娘……”声音有些哽咽起来,有见到母亲的高兴,也有心里一直以来的委屈。
崔氏脸上的表情纹丝不动,稳稳的先给她跪下来行了礼,待到太子妃让她快起来之后,再谢了恩,然后走到宫女搬来的凳子上坐下。
崔夫人看着床上躺着,气色并不是很好的太子妃,这时候才露出了几分柔意和心疼之意。
太子妃却忍不住扑在崔夫人怀里哭了起来,只觉得伤心得很。
崔夫人直到等她哭完之后,才叹了一口气,道:“若不是娘娘让人送信回来,臣妇还不知道殿下竟然做了这么多不当的事……”
崔氏道:“是女儿让你们失望了。”
崔夫人毫不客气的道:“当然让人失望。”
崔氏有些伤心,道:“女儿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当好这个太子妃了,倘若嫁给太子殿下的是姐姐,一定会比女儿做得更好。”
崔夫人道:“臣妇以前就跟娘娘说过,殿下不要跟您姐姐比,您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当好这个太子妃。”
若论资质论聪明论心思,这个女儿当然比不上长女。长女嫁到李家不过几年,上讨好公婆,下能拿捏得住丈夫,如今女婿身边没有一个妾室,但偏偏李家上下都能对长女满意,虽嫁的不是李家的嫡支,但连嫡房都会看重女儿的意见。
这自然有她是崔家的嫡女的原因在,但更大的原因,还是长女自己的本事。
她一直觉得长女嫁到普通的世家是浪费了,若进宫的是这个长女,必能有所作为。
但是形势所迫,当初崔家放弃送女进后宫的打算,将宝压在太子身上,一来是避开与林家的相争,二来也是这样更有胜算。
但是崔家在外面已经做好了,但却没想到,这个从小没有认真培养的女儿却有些担不起太子妃的位置。
崔夫人道:“殿下,您知道您错在哪里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