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你在浯河那地方实在是太屈才了啊!有没有兴趣来燕京工作?”身体大有好转的邓老听秘书读完杨杰写的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手稿后,眼中露出爱才的目光。
李松林和杨振军等一帮老同志,闻言后都把目光看向杨杰,他们都清楚,邓老这是给杨杰一条青云之路,如果杨杰点头同意,那么杨杰未来的发展将会像是坐上火箭,一飞冲天。
杨杰心中倒是一动,不过他目前表现出来的能力多是政策研究方面,如果真来了燕京,估计也只会在政研室那样的学术智囊机构中任职,对比起来虽然到了燕京级别提升快,能经常跟高层接触,但是相应的对未来的发展却不太有利。
现在提拔领导,有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尤其重要,杨杰现在可以选择来燕京,而且相信以老爷子对他的看重,以及李家和杨家的帮衬,三十岁做到正厅都没问题,可比起杨杰心中自有的沟堑来说,这样的职务还不如他在开发区来的更有实际意义。
“邓爷爷,我并不觉得在浯河工作是屈才,现在浯河两大开发区齐头并进,迸发出来的发展潜力,丝毫不亚于国家级开发区,而且我有信心,在几年内把浯河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华夏乃至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我现在还年轻,正是吃苦磨砺自己的时候,年轻轻到燕京来做研究工作,虽然能锻炼我全局性的目光,但是我觉得还是立身于基层。更多的了解基层情况。为老百姓们切身服务要来的有意义。”杨杰当众拒绝了邓老。这让在座所有老同志们都万分惊讶。
李松林和杨振军此刻眼中精芒四射,能当众拒绝邓老的好意,纵观华夏年轻一辈,只怕唯有杨杰一人了,得孙婿如此,夫复何求。
邓老闻言后倒是没有错愕的表情,看着荣辱不惊坐在自己对面的杨杰,笑呵呵的点头说道:“好嘛!年轻人要都能像小杨这样。愿意扎根基层,为老百姓服务,我们以后就不愁后继无人了!”
今天本来众多老同志们是相约来看望邓老,没想到又听到一篇杨杰写的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报告,对于杨杰近半年来连番写出来上交到邓老这的资料,在座的老同志们都看过了,对于杨杰建议的那些事情,众人观后也是获益良多。
“老首长,小杨不仅在政策研究上非常出众,在实践过程中也十分努力。浯河县两大开发区可谓都是出自小杨的手,现在两大开发区已经成为拉动浯河经济发展的两架马车。对当地的致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杨杰这样的既优秀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我建议基层方面要予以重点培养,多给他们挑点担子,让他们能在压力和动力下蓬勃成长,只有经历过风雨,今后才能勇于挑起更大的责任。”刘老当众说出的话,让不少老同志都眉头一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