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项改革是工人最低收入保障和福利制度。现在山东的工业大踏步的前进,带来了一个新的阶层,那就是山东将近四十万的工人阶级。
第四项是官员的薪酬改革。在原有的俸禄的基础上,所有山东官员的基本薪酬都提高了30%。另外推出了奖金制度,也就是不再是同工同酬而是同工不同酬,谁干的好或者是谁干的多将会拿到比别人多的酬劳。
第五项是大力推广工业和商业,成立商业部,鼓励经商。
第六项是允许私人开设报馆,鼓励民间人士发表见解。
六项改革一颁布,山东局面立即大开,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虽然只是对一部分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可这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
这些改革虽然都是针对的百姓,可是对于满族八旗来说,胡啸飞并没有涉及,因为他知道这时慈禧的底线,如果触碰了这个雷区,恐怕会立即炸得自己满身是伤。
路总要一步一步走,饭也要一口一口吃。
把改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胡啸飞相信这是光绪愿意看到的,也是慈禧愿意看到的。光绪想要的是改良和改善整个大清的局面,而慈禧要保护的是哪些王公贵族的利益。只要不去触碰这两条高压线,那么胡啸飞就能够一点点去把局面打开,时机成熟了了,瓜果梨桃自然落地。
有唐绍仪、刘含芳、锡良的支持,整个山东改革的步伐进行的还比较顺利,效果也很快的凸现出来。
最先收到奇效的是奖金激励制度的设立,原先还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一些官员,都有了工作的动力,而这个制度在和商业结合后,更是产生了无穷的动力。
在奖金的激励下,山东的商业呈现出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
原来就是全国商业集散地之一的周村,在那里你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变化,人人都是行色匆匆,在没有了以前迈着四方步,悠闲自得的人。
詹天佑还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了修路上,如果能够提前完成修路任务,则可以得到额外奖励,于是在九月初的时候,山东省的第一条铁路全线贯通了,那就是胶烟铁路。
随着胶烟铁路的贯通,带来的是山东东西部分的交融和沟通。而这个山东东西方交流的十字口青岛,随着而来的是又一次大规模的扩建。
现在的青岛一年多来已经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了将近十万人的大城市。
在那里有穿着西式洋服的买办,也有青衣小帽打扮的市井商人,有人高马大说着鸟语的各色洋人,也有扎着长辫,一口之乎者也的中国士人。
青岛成了另外一个洋人聚集的城市,好多原来在烟台经商的外国人逐渐的把重心从烟台迁移到了青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