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军练军、吉字练军乃是新成之军,未曾接战,不可恃为膀臂。
仁字虎勇和原驻朝毅军所部,损伤严重,虽然经过了一年时间的补充和调整,可是其战斗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盛军经历了平壤的溃败,减员严重,到现在为止只有十四营,马队四营,共计九千人。可是这九千人能够当得重任的不多。
而宋庆能够依仗的只有聂士成的芦榆防军和从金旅调过来的毅军还有从山东增援的嵩武军十六营八千人。
算起来兵员数量不少,奉军练军八营四千人,吉字练军两营一千人。仁字虎勇一营五百人,驻朝毅军马玉昆部两营一千人,盛军十八营九千人,聂士成芦榆防军十营五千人,宋庆直属毅军六营三千人,章高元嵩武军十六营八千人,靖边军三营一千五百人,共计三万两千五百人。如果再算上依克唐阿的黑龙江镇边军四千人,偻恒额齐字练军一千五百人。聂桂林奉军三哨三百人的话,总共在鸭绿江囤积了接近三万八千三百人。
日军是两个。师团共计三万六千人,纯粹的按照兵力的对比来看,日军并不占优。
起来清军有三万八千多人,接近四万人,可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杂乱不堪的三万八千人身上。
这三万八千人,平时各驻守一地,互不隶属,骄横已惯。除了宋庆自己同属的毅军八营和聂士成的芦榆防军十营外,其余诸军多不服调遣。故宋庆“虽负节制诸军之名,各军实阴不受部勒。”靠着这样一支松散的军队怎能抵御锐气逼人
为了鼓舞士气,宋庆甚至亲自驻扎到了奉军练军的军营,亲自操兵练。同吃同住。可这依然改变不了部队混乱,防线零散的局面。
不能够彻底的整合防线各军力量,形成强有力的防线,宋庆很焦急,年过七旬的老将军是夜不能寐,寝食不安。
和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
虽然在突破清川江防线时,第三师团的物资有一部分被大水所冲毁。可是在山县有朋的命令下,第三师团一路烧杀抢掠,到了鸭绿江畔时,大部分物资已经补充完毕。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日军第一军的大部分主力就已经开到了鸭绿江边。第三师团驻扎义州城南所串馆,而第五师团则驻扎盐州、龙川。
日军到达鸭绿江盘后,山县有朋命令各军收起锦旗,藏兵于营。给宋庆他们造成兵力不足,物资储备不够,准备收兵的假象,以此来迷惑宋庆和大清朝廷。
不断出现在长甸河口和小蒲石河口,依克唐阿一见日军出现就如如临大敌。向朝廷急报日军准备在长甸河口渡江。这让李鸿章和朝廷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本来把重点放在了安东河口到九连城区域,这一下子整个防线的重心都要往北转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