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零三章 抱犊崮遇险

抱犊崮在峨山正北方,距峨山有一百多里路,路上丘陵密布,山里土地贫瘠,鬼子和伪军除了扫荡,也不愿在这里多呆一天,路上管的也比较松,林登海一路饥餐渴饮,第三天傍晚时分,终于看到了抱犊崮那像帽子一样的山顶。

抱犊崮海拔580米,自古至今,数易其名。因其崮峰似拔地而起的万丈高楼,故汉代称“楼山”;因其崮峰高竣平阔,山肩对称而陡峭,宛若天坛,上摩霄汉,故魏时称“仙台山”;又因其崮峰像峨冠危坐的君子,明清时又曾称“君山”。

清光绪年间《峄县志》载:“君山有抱犊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气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一曰抱犊山,平田数顷。昔有王老抱犊耕其上,后仙去,因得此名。山上有池深数尺,旱涝无所增减,雨加之水出焉。”

抱犊崮之名系由抱犊山一名而得,因其四周峰岩若刀劈斧砍,峰顶平展,于崮字之意相符,人们称之为抱犊崮。

另据山左灵峰寺碑文载,东晋著名道家,医家,人称“小仙翁”的葛洪曾在山下投簪弃官,抱牛犊上山隐居,垦荒种地,修身养性,“浩气精淳,名闻帝阙”,皇帝敕封其为“抱朴真人”,又因山头四周陡峭,山顶平整,抱犊崮由此而得名。

林登海可顾不了管这些,他一门心思地要找到褚思惠,他朴素地认为,找到鲁南军区,就肯定能找到运河支队,找到运河支队也就找到了褚思惠。所以,在他绕过九顶莲花山之后,一头就扎进了大炉地区的山林,漫无目的又方向明确地朝远处那个帽子般的大山走去。

透过山林,隐隐约约看到山脚下有个颇大的村庄,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除了刷刷的山风吹着树梢,再无其他声响,林登海掏出藏在腰间的盒子枪,检查了一下弹夹里仅剩的几颗子弹,又将枪藏进腰间,正准备穿过树林,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两声长枪拉栓的声音,随后,一个人低声喝道:“别动,动就打死你!”

林登海只得举起双手,任由两人上前缴了械,有了黄丘套的经历,他也不敢轻易表露身份,默默地被押着向那个山村走去。

村头有个破破烂烂的石碑,依稀可见两个大字:“侯宅”,他也顾不上揣摩这个地方是姓侯的家还是这个庄子就叫侯宅,就被那两个拿着长枪的人连戳带推,关进了小黑屋。

不多久,一个穿着灰色粗布褂子,书生模样的人钻了进来,林登海也不清楚这里是鲁南军区还是乡绅民团,生怕掉到了空里,一旦应对不慎,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无奈他随身的盒子枪表明他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左右都绕不过去。

那人没关门,点着了门口小机上的油灯,林登海先说话了:“褚庆福这个七叶子,说这里有饭吃,让俺来这里找他,看起来被他骗了。”

那人吃了一惊:“褚庆福?”

“对呀!俺和褚庆福从小就一起玩,夏天的时候他偷偷摸摸到台儿庄找俺,说俺没出息,日本鬼子天天骑头上屙屎,却甘心当缩头乌龟,要俺参加什么支队。俺说俺不敢打枪,过年连炮都不敢放,干不了什么事。他气得要命,扔下一把盒子枪就走了,走之前说,要找他就拿着枪到抱犊崮来。”

那人顿时来了兴趣,接着问道:“那你现在怎么敢来了?敢打枪了?”

林登海答道:“今年夏天麦都旱死了,幸亏端午下了点雨,高粱还有点收成,俺和俺娘刚收完,就让日本鬼子抢走了。眼看着冬天得喝西北风,俺娘愁得跳了井。俺没地方去,只能拿着他的枪来找他,他说这里有饭吃。”

那人一脸鄙夷地看着林登海说道:“褚庆福没在这里,一会给你弄点吃的,你连夜赶紧走吧,这里不是混饭吃的地方。“

“褚庆福没在这里,还是这里没有褚庆福这个人?”林登海追问道。

“他们刚走,有任务。”

“你们这里是他说的那个运河支队吗?”

那人突然面色一寒:“终于露馅了,别玩这套把戏了!这段时间,一直有人冒充在微山岛被打散的运河支队队员到这儿打探消息,来一个我们抓一个,现在又想这种拙劣的招数骗我们!”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