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了几张狗宝的照片,武元胜就关门锁上房门离开了。
在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吃了午饭。
(本来带着的是有面包的,但既然到了市内,他并打算吃,能改善一下伙食肯定是最好的。)
离开饭馆,看了下时间,已经差不多两点半了。
他就开着车去了老城区打桩的工地那边,打算在工地跟拆迁区转一会儿然后回家。
秋冬季节,马上快12月份了,天黑的早,要是去其它地方,下午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到了工地附近,他把车在路边找了个位置停好,然后走到工地大门口看了一下里面的情况。
里面被分成了几个区域,看样子下面的承建商、建筑公司并不是一个。
这样的大工地,一盖就是好几栋房子,并且还是四五十层左右的高层住宅,有几个承建商分包也不奇怪。
各个区域,那些打桩机都在打着桩。
里面的钢筋工也在按照要求制作着相关的钢筋模型。
开铲车的司机正在转运着打桩机弄到面上的渣土。
施工员也在按照工程图纸在各个地方或比划或监督指挥着。
一片忙碌的景象。
看了一会儿,他就离开这里,去了离得比较近的汽车电池厂家属院那边的拆迁区。
虽然都是棚户区,但这边的房子,跟老城区拆迁区不同,历史建筑很少。
当然,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些家属院的楼房或者部分民房的样式,还是差不多的。
把车开到曾经的“好再来”餐馆门前,他发现这里的大门已经被砸。
门旁边的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拆”字。
房屋已征收,餐馆老板已经搬走,也不知道现在搬去了哪里。
一年多的时间,变化太大。
或许这就是大拆迁,城市的发展,每天都在进行,不管是市内,还是郊区。
把车停好,见不远处有几个搞回收的人站在那边正聊着天,他向那边走了过去。
“武老板,你来的正好,我弄了一个老吊锅,你看一下要不要,这东西现在少见的很!”
还没走到他们跟前,一位姓龚的搞回收的师傅看见了他,远远的跟他打着招呼道。
说完,他走到他的三轮车旁,开始寻找起来。
等武元胜走到他跟前时,一个铁制的、像圆形竹篮一样的东西被他提到了手上。
跟竹篮不同的是,它的下面是圆锥形的,面上还有一个铁盖子。
看见这样的铁吊锅,他还是第一次。
“是不是很少见,这是五六十年代,或者六七十年代的东西。现在已经不用了,你年纪小,肯定见过的少!”
龚师傅又对他说道。
“少见是少见,主要是它的材质不好,铁的东西,大多不值钱,我先试一下重量!”
武元胜说着话,把他手里的吊锅拿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