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草最后决定,还是求月票,不给别人留活路,呵呵。(。。。。。。)
国武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本来,赵石只打算先把国武监监规抓起来,后来觉着国武监生员过多,其中滥竽充数者肯定不在少数。
于是,他也没客气,开始逼问国武监的一班教授。
随后几日,国武监以各种名义开革了四位教授,三百六十七名生员。
这个数字,真的已经不小了,小一点的书院,也就这点人,国武监一下清退了这许多人出去。
怨声载道也是难免,国武监乃是国办学府,当初立监之时,其实地位便与国子监相同。。。。。。。
一下开革出如许多的生员,牵扯到的人可不只是国武监生员的亲眷,尤其是国武监这里有些理由,也让许多人都心生不满,朝堂上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
实际上,国武监这里的动作,已然触动了读书人敏感的神经,是的,开革出国武监的生员,多数都是读书种子,他们中间有的人,甚至已经过了府试,说不定下一科便能金榜题名。。。。。。。
这样的人被成群的赶出国武监,令许多朝臣心生敌意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自汉唐以降,治学之事,向来掌握在读书人手里,在两晋时达到顶峰,九品中正制,让士人这一阶层被人们普遍的接受,圣人门生们手里也有了最锋利的武器。
到了隋唐年间,废九品中正制。朝廷开始开科取士。让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打破了士族的桎梏。可以晋身朝野,为国效力,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但读书人皆习儒家之言,对其他学说言论的排斥,也渐渐更加有力了起来。
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排外,儒学发展到今日。其实更像是一种宗教学说,虽然里面没有神,但却又圣人,没有神言,却有圣人云。
对于壮大到今日的国武监,已然不能坐视不理,显然,这里是兵家学说的徒众,如今的读书人们,自觉不自觉的便会生出排斥之心。
之前齐子平掌管国武监。还堪温驯,但当今日国武监中的变故。传入一些人的耳朵里,那么,结果也就不问可知了。
很多人现在沉默,不等于一直会沉默下去,国武监如果越走越远,定然会碍难重重,有教课授业之名,却不习圣人之言,不究世事之理,不讲道德礼仪,不修君臣大道,只一味的灌输权谋杀伐,如此穷兵黩武,到底是何道理?
这还不是儒学最为昌盛的地方,若是搁在南唐,或者是后周,国武监这样的地方别说立起来,便是有人提议,也一定会被读书人的口水淹死。
大秦朝堂上的骚动,并未形成规模,但也开始有重臣进言,隐约表达了对国武监之事的不满。
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冲突,无关对错,相对于这种层面的交锋,国武监之内的什么文武之争,只能说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