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明白,这必将又是个长远工夫,就像香侯府那边,已经开始在琢磨着,要举行下一届杏林会了。
香侯府的女人们到是想着投桃报李,回点什么给晋国公府这边。
但想来想去,一群女人不由气沮,拿得出手的东西还真想不起来。
这也是晋国公府的权势全面超越香侯府所致,只是女人们不太愿意承认而已。
最终,晋国公府算是享福了。
之后香侯府护卫晋国公府内宅的女卫增加了近一倍,女人们还在晋国公府中开设了学堂,专门教授晋国公府丫鬟,近侍等内宅下人们学识。
如此种种,不用一一赘述,而这架势,明显是把晋国公府内宅,当做自己家来经营了。
当赵石去到公主府的时候,靖佳公主就有点反酸的说了一句,不如把香侯府和晋国公府合为一处,岂非更加方便一些?
实际上,说出这话的时候,靖佳公主兴致很不错。
因为又一件大事发生了,和公主府脱不开干系,也算是出了她一口恶气。
当然,这件事对朝廷来说可不光彩。
此时,杏林盛会也已结束,并迅速冷却了下来。
前年,有蜀中皇商张某暴毙于金州,经过近两年的探查,终于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
刑部捕头终于“找到”了张某死后,立即失踪了的一个小妾以及跟随小妾一起失踪的账房先生。
于是,“大案”乍起。
茶商与光禄寺官员勾结,伪造账目,私吞皇供,谋取私财事,被刑部报上了中书。
然后迅速传入宫内,皇帝陛下震怒,接着便转大理寺以及御史台下的都察院。
风起于利州路,最终蔓延到了整个光禄寺。
户部立即派人封存了光禄寺往来账目,此时正值各地皇供入京,探查起来更为方便不假,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实际上,像光禄寺这样的地方,大家都心知肚明,再廉洁也廉洁不到哪里去。
不查则已,一查就都是窟窿。
和商人打交道的官员,自古以来,廉洁者能有几何?
其实,这是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用过于苛责官员有多贪婪,换句不好听的话,两边都不是好东西,狼狈为奸是早晚的事情。
本来,朝廷正处于动荡渐息之时,如今又起大案,对朝廷来说,并不是好事。
但若是案子出在光禄寺这样的衙门,却又两说。
这地方,皇亲国戚扎堆,皇帝陛下乐见其成,就算没这个案子,他也正打算寻他们麻烦呢。。。。。。。。。
至于朝臣,很多人更是欢欣鼓舞,打下来一只两只皇亲国戚。。。。。。嗯,很不错的事情嘛,可以搞一搞。
上下隐隐有了共识,于是,大秦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贪腐案,就此诞生。
户部很快就接管了光禄寺的各个职责,皇商们滞留京师待查,混乱之处,也很快被户部联合兵部刑部弹压了下去。
京师又热闹了起来,这回,杏林盛会不再是新鲜名词,而光禄寺三个字成了重点。
出人意料的是,首先遭了厄运的不是下面的小官儿,更非是那些战战兢兢的皇商。
第一个坏了事儿的却是“年轻有为”,堪堪就要接任光禄寺卿正的光禄寺少卿刘景尧刘大人。。。。。。。。(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