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朱慈烺一提神:“我上次说的。唐朝时裁缝用长了绿毛的浆糊涂抹伤口的事,你们找到了么?”这故事是朱慈烺前世听体育老师说的,所以只是记得有这个故事,却没有加以考证。
无论这故事真假与否,都揭示了青霉菌的存在。他让喻昌将查证这事放在第一序列位,也不知道进度如何。
程林明显提起了劲头。道:“殿下,此事恐怕只存于宫内藏书,我等寻找了许多唐宋笔记、医书,都不曾得见。”朱慈烺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代。要寻找一条没头没尾的孤证是如同大海捞针一样事,有时甚至找对了书,也会因为疲惫或者眼花,与之擦肩而过。
“因为一时找不到,我便用米糊养了一层绿毛出来。”程林继续道:“这次奉命来封家村巡诊,我也带来了。若是伤后病人发烧果然是细菌引发的炎症,那么涂抹绿毛是否有用,只需要找两个对比组试验一番便可知晓。”
——这直接就上人体试验是不是胆子太大了点?
朱慈烺心中暗道。
“殿下,”程林见朱慈烺不说话,连忙道,“本门一向以人命关天为戒律。术后发烧十有**就性命不保,既然有能够治疗的法子,总是要试试的。”
朱慈烺对生物学和生理学也仅限于高中生物课的扫盲教育,仗着自己记忆力强,还给老师的不多,这才敢对医疗工作进行指导。他听了程林的解释,知道不同时代看待生命的角度也不一样,尤其中国并没有追究医疗事故的传统,让医生们的胆子普遍较大。
“可以试试,但也要小心过犹不及。”朱慈烺点了头,补上一句道:“先给老鼠试试,老鼠要是不死,再用在人身上。”
“殿下放心,就算没用也断然不会有什么害处。”程林笑道:“我已经试过了。”他伸出手,撩起袖子,给朱慈烺看手臂上新鲜的刀伤。
朱慈烺顿时无语良久。
好的医生肯定会亲自尝试药物的药力和药理,但就这样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实在太过惊悚了。在科技还处于萌芽的时代,影响实验结论的变数多不胜数,夺去人性命的绝症也有不少,如果自己苦苦期待的人才死于破伤风……朱慈烺真是欲哭无泪。
“以后不得拿自己试药。”朱慈烺严肃道:“还是得遵循先鼠后人的顺序。”
程林从朱慈烺的态度上意识到了自身行为的危险性,诺诺应承下来。
朱慈烺边走边在脑中挖掘关于青霉素的记忆,突然被自己吓出一身冷汗。
青霉菌和青霉素可是两个概念!
要在ph值约等于二的酸性溶液里大量培养青霉菌,然后才能从中提取青霉素,再然后才能提纯……成本估算下来恐怕比等重量的黄金还要昂贵。
再看看深具神农精神的程林,朱慈烺心有余悸,轻咳一声道:“照我推想,这细菌如果是种小虫,那么能够杀死其他细菌的原因肯定是其分泌出来的体液。直接用这种青霉菌恐怕没什么用处。”
程林皱起眉头,脑中转得飞快,脚下却停住了。朱慈烺也不去打扰他,只是等在一旁。朱慈烺身后跟随的秘书、武将,自然也只能站着等。如此足足过了一刻钟,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都里三层外三层了,程林方才回过神来:“殿下,恐怕要用能看到鼠疫菌的显微镜才能观察实验结果。”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已经派人去江南采买了,不过就算买不到,我们也请了工匠自己打磨,说不定能弄出来。”
显微镜在四十年前就已经被荷兰人发明了。按照现在东西方的交流速度,欧洲最新的科学技术,三、五年内就可以传到大明,所以江南某个士大夫家里若是已经有了这东西,也没什么可以惊讶的,只是可能放大倍数不足而已。
不过自从《远镜说》问世以来,光学原理已经被揭露了,实在不行组织国内的工匠自我攻关,肯定也能搞出来。
程林是听说皇太子在宫中早就做出了能够看到“细菌”的器具,但是太子既然说去采买了,恐怕是宫中讹传,或是神京沦陷的时候没带出来,又或是搬运中毁损了。他到了莱州之后,看到每日每夜都有人破冰通海,引船入港,卸下大量的人和物,就知道这次大迁移工程的浩大,损失的恐怕远不止一架显微镜。
朱慈烺要是真的有这么一架高端显微镜,就算不带印玺也要把它完好无损地带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