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去抢也得把军资准备好。
“殿下,第二师渡海时机非常重要。”尤世威道:“若是在二月海冰未化时渡海。恐怕会引起东虏警惕,更甚至攻打觉华岛。若是三月渡海,海冰消融,觉华岛固然无恙,但是二师登陆攻打宁远、以及其后辎重转运就有些麻烦了。”
“总参有何建议?”
“先攻占觉华岛,然后在大陆修筑港城水寨,徐图宁远。”尤世威道。
“如此徐徐图谋固然稳妥,可国宝礼器岂不是都让东虏运走了?”朱慈烺反问道。
尤世威不知道朱慈烺与吴甡私下的定辽之策。对于国宝礼器倒也不上心。在他看来,那些国宝能截就截住,截不住就等日后光复沈阳时再取回来。反正都是死物,难不成还能让东虏吃喽?
武人想得现实,文人却更重现实背后的“意义”。
朱慈烺以国宝礼器为重,在读书人眼里是十分合理的。破其国,毁其庙。迁其重器,这是华夏传统中的伐国之功。能够伐其他国家,固然是自己的荣耀,但反过来被人破国毁庙、搬走国宝。这就是莫大的耻辱了。若是有机会能让这个“耻辱”不至于太过“耻辱”,总是要试试的。
他们都不知道,朱慈烺可不仅仅为了国宝,还有人口。
每一旗都会带走自己掳掠来的丁口作为包衣阿哈,两白旗和他们掳掠的人口正好用于辽西的实边垦荒。
当年孙承宗主持辽事四年,在辽西走廊修建大城九座,四十五堡,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粮食。
取得这个成就的基础就在于人口。
如今的辽民人口数量远不如孙承宗时代,辽西经过了吴三桂内迁、满洲人窃据,人口更是不足。朱慈烺正是要将两白旗掳掠的人口留在辽西,用以屯垦,为将来光复辽东打下基础。
土地、城池可以徐图谋之,但是人口却是会走的。
“那只有让特侦营先行渡海,查探虚实了。”尤世威沉声道。
“还有,从吴三桂军中抽调一批熟悉宁远的辽兵,皆要青壮之人。”朱慈烺道:“独立编成一营,以我军军官统领。”
吴三桂不可能拒绝这样合理的要求,想必也能看出这是要松动他基石的做法。只要有第一批人走了,其他辽兵都会心怀故土,军心松动。然而所谓阳谋,正是明知如此,也不能抵抗,否则将之团团围住的林涛、李过等部会很高兴地收下这份军功。
崇祯十九年正月,相比之前的硝烟弥漫、厮杀动天,如今的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已经算是格外平静了。
清军忙着最后的癫狂,抓走青壮的男女,带走能见到的一切值钱物事,从铁锅到马车,鸡犬不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