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兴教育

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开启民智,是国力增加之根本。借鉴于清末的新式学堂,刘铭准备新建三级学校。大中小三等,即大学、中学、小学;兴教育对于财政来说是巨大压力,特别是义务教育。不过刘铭不怕因为目前他最多消耗粮食,然而粮食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本就没有问题。

20万人口,有大约4万到5万左右的适龄上学青少年。他们并没有作为劳力使用,常常闲在城市中;如果不重视会对龙城造成巨大影响;四万多人,至少得十个学校才能包括。

刘铭也没有想一下子将所有人都塞到学校去,先把年龄小一点的集中起来管理;

学校的兴建倒是简单,龙城不缺空地,而且建筑材料也充实;大约一个月可以建一所大型小学。刘铭在龙城南部比较清静的地方作为选址,1万多平米的土地都用来作为学校的地址。

由于是平房所以建筑面积比较大;移民来的同胞中有些老人曾经作为长工给士绅建过房子,刘铭让之来监督工程。

学校预计修70个教室,和一个运动场地,还有20间办公房。房子按照最简约的构造开建,由于有水泥工程速度超快。大约一个月大致的房子建好,房梁也安上了。

不过窗子成了问题,本来按照传统做法窗子就用纸窗,可是龙城的麻纸太粗糙了,擦屁股都嫌咯着了。麻纸目前应用不广,刘铭当初配方不合理,导致纸张无法写字,还大量堆积在库房。

刘铭想了想准备一步到位,直接将玻璃搞出来。玻璃在欧洲秘方早已流传出来,原本为威尼斯商人的暴力工具,如今欧洲人基本都能造了。只要学过高中化学的都知道玻璃是怎么来的,然而原料配比如何,刘铭不清楚。

和造纸一样,虽然可以造但造出来的肯定难堪一用;还需要以后慢慢改进,目前能造出来就是进步。

玻璃制造刘铭懒得管,直接告诉陶瓷厂地技师方法,让他们自己试验,看能不能造出来,同时丢下大把的黄金奖励引起众人的探究心理。

教育非重在建筑,还需要大量的有实际效果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师。刘铭当初搞的夜校,虽然当地的印第安人多是进去看看热闹,学的人不多,然而在那种环境确实出来了一些人才;

他们大约都是20左右,思想灵活,初步掌握了汉语,对于很多问题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刘铭将他们作为了第一批正规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当然还有华人移民,作为华人对汉语当然有天生的优势。

大约二十多个秀才愿意到学校教书,刘铭便把他们安排在了学校。学校虽然未建好,但是已经开始开课了,大多在村庄里,刘铭当初建的时候还有很多空着,所以临时拿来当教室用。

想当初刘铭小学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候小学还很破,常常刮风下雨就会有倒塌的危险;有一次真的塌了,学校又不能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便在村民家里上课。

学校教材是刘铭编的,和后世的学校一样小学五级,分为了语文、数学、体育、艺术;语文,数学,体育还好,刘铭基本上可以编出来;比如语文,刘铭插入了大量的儿童寓言、神话和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至于艺术刘铭就无能无力了,没有编教材到时候就让老师随意发挥了。

每一本教材是珍贵的,因为纸张都是用的巴拿马抢的,并不多,基本上每个教师只能用一本,学生没有;至于教育器材比如粉笔,没有,这里比中国贫困山区的教育更艰难,教师只能拿着木炭来写字了。刘铭不是神,对于这些也无能为力。

强健其体魄,开启其智力,作为了教学目的,足够了,其他硬件以后慢慢提升。学校提供午饭晚饭,免费的,刘铭把上学作为了义务教育,规定10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必须上学,对于城主的规定要求,众人无法抗议,倒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只是有点奇怪为什么非要上学。

刘铭没有解释,教育为本,当教育普及了人们自然就懂了;就这样龙城的教育如此艰难的开始了,至于效果也许至少得等一个二三十年了。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