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资本家们,探讨了许久,最终得出了一个能够永享富贵的答案,那就是‘教育’。
穷什么的,都不能穷教育。
这句话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全都是至理名言。
所以,资本家们就对教育下手,将教育分割成两个部分。
让穷人们上公立学校,接受所谓的‘快乐教育’,主打的就是快乐。
不喜欢学习?那就不学!
你喜欢和异**朋友打扑克?那就去打扑克,有没有安全措施都不管你!
你喜欢在道上混,感觉有面子?那你就去混,学校也不阻止你,你想什么时候回来上学都可以!
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快乐就完事了!
然后,让富二代、官二代等二代们,上贵族般的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开拓眼界,让二代们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圈子。
就算不愿意学习,从小生活在这个圈子里,再差也查不到哪去,毕竟,这个社会不是打打杀杀,更不是看谁能力强,而是人情世故。
如此一来,分水岭就出现了。
上公立学校的穷人们,别说考上大学了,很多连高中毕业都费劲,早早的就混社会了,一直混在最底层,名牌大学更是痴人说梦。
而上私立学校的精英们,名牌大学是最基础的,上学也不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关系网,指不定哪个同学,未来就是检察官、市长、州长的。
当然,世界上也是有天才的,就算在穷人堆里也能飞出金凤凰,在垃圾公立学校里读书,也能考上名牌大学,但天才的数量很少,完全就是凤毛麟角,就算上了名牌大学,也得跟着精英二代们屁股后面混,给人当小弟。
就算穷人们想要搞事,想要反抗,但啥知识都不会,就是一群臭鱼烂虾,精英资本家们反手就可以镇压。
如此一来,社会阶级就产生了,并且非常的稳固。
凯伦上的学校就是公立学校,尤其,还是在芝加哥的南区,属于贫民窟,学校环境更是恶劣。
“嘶!”看着开销,埃迪吸了一口凉气,总算知道了,家里存款咋这么少,钱全都花了。
家里的收入不算少,但开销支出也很大。
埃迪之前想的是,家里没什么开销,毕竟他是公务员要上班,希拉不出门只能在家待着,凯伦上学,家里能有什么开销,大部分的收入都能存起来。
但一看账单开销,埃迪发现,他还是太天真了。
美利坚的大多数民众是没有存款概念的,都是及时享乐主义,有钱就花,没钱就刷卡,信用卡是人手都有的标配。
埃迪一家也是,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
首先是埃迪。
埃迪赚的多,花的也多,休息时候,喜欢去钓鱼,各种的钓鱼工具,甚至,名下还有一个钓鱼小屋。
不是钓鱼的不知道,钓鱼佬的花销,其实是很大的。
还有,埃迪是虔诚的基督徒,经常往教堂跑,每周的教堂礼拜都没错过,教堂的什么活动捐款,埃迪更是一次没落下,钱像流水一样花进教堂里。
除此之外,还经常去酒吧、逛旧货店等开销。
然后就是希拉。
别看希拉一直在家待着,出不了家门,但花销也不小,最大一部分的支出是酒水,家里常备各种各样的酒水。
希拉在家待着,没事做就喜欢看烹饪节目,喜欢学着做菜,经常买一些用不了多少次的烹饪工具,买菜、买水果什么的也都不看价格。
夏天买一个西瓜,和冬天买一个西瓜,那价格能一样么?
希拉还要看病买药,希拉的精神疾病,常年需要各种治标不治本的药物,根本不能断,还有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治疗等等,虽然有医保报销,但自身也要承担一部分。
最后就是凯伦了。
凯伦还在上学,没有任何收入,但也经常需要花钱,学校的支出,还有凯伦的零花钱等等。
仔细算上各项支出,收入和花销,还真剩不下多少,真的是赚多少就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