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月票……
---------------------------------------------------
天蓝海碧,白鸥翱翔。
五六月份的马尼拉湾中,正是一片晴好天气,海面上则是热闹无比,许多大大小小的帆船和人员正在忙着干活儿——不是打渔,而是在打捞前些日子被打下海去的欧洲沉船。
史可法在奏报中把琼海军说得浪费无比,把好船都拆散掉胡乱糟蹋,实在是太冤枉他们了——事实上琼海军一直秉承着勤俭节约精神,不但对于那些冲上沙滩的舰船都尽量加以最合理利用,就连被打下了水的沉船以及船上物品,也都尽可能打捞上来废物利用。
琼海军的打捞技术虽然不能与现代社会相比,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先进的,他们有专用的打捞船和辅助人员,使用大量的浮排,空木桶,通过数学计算确定打捞浮力。但最重要的工具则是几套简易潜水设备:主要是一根长胶皮管子和一个密封金属头盔组成,在船上用人力不停朝管子里充入空气,可以让潜水员在某些水压不大的浅海水下区域长时间停留。
借助这些原始简陋设备,潜水夫们把绳索捆绑在舰船的水下残骸上,与上方浮桶和浮排相连,待到大型的打捞船过来之后,便将其拖往岸边……这项工作主要是由那些西班牙海军的俘虏来进行,因为他们对自家的船只最熟悉,对于沉船的位置也更刻骨铭心一些。
至于如何说服这些西班牙人自愿下水,琼海军在这方面则更是驾轻就熟。由赵立德所建立起的劳动管理部门很早就确立了此方面规则,只需要告诉那些西班牙人:他们在水下工作的时间以及成果,都可以用来缩减他们进行“劳动改造”的时间。如果运气好捞上来一个价值很高的东西,当场就能刑满释放,甚至还可以得到物质奖励。就算运气不好,一直没啥收获,参加这种打捞工作一个工作日,也可以抵扣整整十天在矿场工作的时间……在许多诸如此类的政策刺激之下,俘虏们无论是报名还是工作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其工作效率自然也水涨船高。
由此,堆放在港口附近修船场沙滩上的各类舰船残骸也越来越多,充足的板材木料不仅仅为王若彬他们的修理和改造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而且这个庞大的沉船堆放场地还成为当地市民茶余饭后的一大消遣娱乐场所,每天都有很多人大老远的专程跑来看热闹。
有鉴于此,王若彬模仿庞雨等人先前在海南岛上的做法,在这片堆放场地边上又搭建了一座大草棚子作为展览馆,把那些打捞上来的铜炮,火铳,欧洲军旗军服之类放在里面供人参观。此举果然在当地引起轰动。吕宋岛上的华人居民尤其欢欣鼓舞,展览馆开张那一天,专程请了舞龙舞狮的队伍过来大肆庆祝——所谓民族自豪感这种东西就是这么激发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