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看了,也是义愤填膺,特别是对陈钺的很多黑材料,心中暗道:“这江南四府,简直烂透了。”
王恕也是用了好大力气,才压制住王恕要清理江南官场的想法。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江南之富饶,以这些官吏的权力,只需稍稍动动手,就能有源源不断的钱财流入囊中,能坚守本性的人,又有多少个?
只是王恕很明白,他是来做什么的?
他是来推进商税的。
商税的征收才是当务之急。这些事情,是要放放的。
但是放放不代表不追究。
他召来锦衣卫,将这些东西全部封存,送往京师。事情可以不处理,但不能让陛下不知道。
随后他以钦差的名义,判徐春申,伤害人命,令人发指,处以极刑。并且,不申报刑部,不等秋后,择日弃市。
这也是给江南士绅一个定心丸,为这一件事情画一个句号。
徐春申还是很有人脉的。
所以,还没有到行刑的那一日,就有人将消息夹在米饭之中,送了进来。
徐春申此刻遍体鳞伤,看上去奄奄一息,但是却没有伤筋动骨。如果他能出去,只需将养数日,就能好起来。
只是看上去有些凄惨而已。徐春申却没有出去修养的机会了。
他当日在锦衣卫的刑罚之下,一一招供,其实也已经知道,他没有活着出去的可能了,这个结局无非早晚。
甚至他当初起家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比起,那些被他用种种手段**消灭的竞争对手,他的报应来的并不是太早的。
他叫了狱卒,说道:“有劳,送来一些笔墨纸砚。”
而今的狱卒已经是国家编制的吏员,但是依然挡不住徐家的银弹攻势,虽然放他走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其他方面稍稍放一下手,却是可以的。
片刻之后,徐春申接过文房四宝,一个人往砚台之中倒了一点清水,一只手捏着墨柱,一只手撩着衣袖。
缓慢的一下接着一下的磨着。
一时间,无数画面从他脑海之中略过,是他如何从父亲手中,接管不过千余两家产的家业,如何豪赌松江的食盐专卖权,如何用各种手段,喂饱大大小小的官员。
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名满天下,他自觉比之沈万三,也不差不少。
只是却落得如此下场。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扪心自问,后悔吗?
大多数事情是不后悔的,他不后悔用阴狠手段,对待竞争对手,不管少找人截杀,还是买通官员陷害。
因为大家商场之中厮混的,真正能坐大的,谁又比谁干净?
假如,他不幸失败。而今关在这里的,也不过是一个李某,王某,或者沈某而已。不会有任何改变。
一模一样的罪行,就能挂上去。
但是有一件事情,现在想来却是后悔的。
就是后悔不读书。
后悔觉得四书五经是迂腐之言,没有心思下力气读书,只觉得自己见识超群,看不起朱熹的陈腔滥调。更喜欢商海搏杀,赚钱的机会。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明白。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个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就是读书人。而不是商人。
他纵然有千万两的家产,也不过死的更快一点而已。而汪岳当初如果不投入少府门下,而今汪岳在商场之上的成就,身家千万未必不可能。
但是而今汪岳家族不过是之前留下的底蕴,几十万两而已,但是而今的汪家不比徐家强上太多。
徐春申轻轻一叹,只觉得手上一湿。
却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墨已经满了。
徐春申捏笔片刻,给妻儿留下一封遗书。
他遇见到他或许会被抄没家产,但是决计不会让妻儿一并牵连,王恕虽然难讲人情,但是还是有原则的人。
他只有妻子知道暗语,将他专门留下的几处钱财,告诉了她。
并不多,大概十万两上下,只要不大手大脚,足够子孙数代生活了。
在最后,徐春申叮嘱他们,不要为他收尸,立即离开松江,不要管松江的家业,去河北落户。隐姓埋名。
从今往后,不要经商,不许经商,后世子孙有经商的人,逐出家族。
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书考功名。
徐春申越写越激动,最后留下一行字,这一行字写悲愤之意,跃出纸面,似乎是徐春申一辈子经历的凝结。
那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十个字,看似寻常,但是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这是用血写成的。
知者知其血泪,不知者,不过说其学究而已。
遗书写完,送出监狱之后,徐春申终日闭目呆坐,不言不语不行,身未死,心中却早已如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