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之前也说过,汪直不想也不能陷入与缅甸人的混战之中,这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此刻,东吁与白古两部愿意代劳,汪直也没有不答应的意思。
他不在乎两部有什么进展。只要拖住缅甸重整旗鼓的节奏。就是大功一件。
汪直这边答应一声。
这些白古与东吁的将领,立即带兵穿过明军的军阵,成为了冲在最前面的先锋。向缅甸军冲了过去。
此刻阿瓦王还没有将军队重新整顿起来。
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
被东吁与白古两部给压着打。
只是缅甸军队对明军,无能为力,并不代表他们对东吁,白古这些手下败将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阿瓦王带着亲卫在最前锋督阵。
双方鏖战不休。
而明军士卒在不脱离队形的情况之下,缓缓向前。
毕竟是两里宽的横队,而且追击,两侧的山峰就越向中间挤,逼得明军不得不换阵,一点点的缩小横截面。
但是比明军更快赶到战场之中,是缅甸军的后军。
到了这个地步,缅甸绝大部分军队,都已经参与战场之中。后军带着象兵到达。随着缅甸最后一支生力军到达战场之后。
混战之中的局面,再也维持不住了。
相比之下,东吁军要比白古军要善战一些,但是这种传统的战争,阿瓦军要比这两国都善战,即便是在败战之后,也很轻松将这些军队给打发了。
僵持不久,东吁军队与白古军队的残部,就连滚带爬的向回跑。
只是他们这个时候面对明军的无情打击。
毕竟这些军队与大明军队合作也不过一两个月而已,对于明军一些纪律却不是明白。或者说他们即便是知道的。在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
他们根本不是撤回来,而是被人赶出来的。
如果或许别的将领,或许会接应一二。
但是汪直是什么样的人。
为人骄傲无比。对大明之中一些将领,还不拿正眼看待,更不要说这些附从的军队,压根不在意。
在汪直看来,他们的作用已经完成了。死多死少,与他一点关系都
没有。
于是他们冲击阵列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开火了,就好像是射杀缅甸军一般。不过片刻杀死千余,其余的将士,都不敢妄动。
一个个呆如木鸡。双眼无神,不敢妄动,如同雕像一般。
而明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踩着地面上还没有干涸的血迹,一步步向东而去。
缅甸军此刻排列出密集的队形。
甚至简单的在阵前派出了一个个拒马。用来限制明军的阵势。
这个阿瓦王已经没有别的退路了。
他后面是河,这一条河就是麓川下游河道。这一条河在缅甸境内不是叫这个名字,但是想来今后就要叫麓川。
这一条河在这里,向北流淌而去,遮挡了半个山谷。
而此刻,经过大半日的鏖战,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太阳落在明军身后,似乎每一个明军身上都有一阵金光。
缅甸军从东向西看,非常影响视力。
但是此刻也没有办法了。
其实阿瓦王也知道,他已经败了,甚至下面很多将领都动摇了,如果不是在临阵之时,临阵倒戈风险太大,很多将领都准备倒戈了。
毕竟你没有与对面联络,你临阵倒戈的时候,对面未必知道,说不定将你当成诈降。
但是一旦入夜,阿瓦王就知道,会有不知道多少人会跑过大明军军营之中投降,甚至将他的人头当成投名状。
只是他依然不想就此放弃。
因为阿瓦王虽然穷兵黩武,但自诩并非庸主,到了而今这个地步,他也没有想过活下去,他耿耿于怀的是,在与明军对阵以来,被以少敌多,却没有一场胜利。
对,如果说一开始阿瓦王不清楚明军有多少人,但是而今已经知道了,因为明军从头到尾都谨慎的过分。
也没有调换部队。
这个时候,阿瓦王还不知道明军人数不多,就太傻了一点。
只是而今知道又如何,军中已经畏明如虎了。虽然打赢了东吁与白古万余联军,稍稍恢复了一点士气,但也没有进攻明军的勇气。
所以阿瓦王布置了极其严密的阵型,就等着明军进攻。似乎阿瓦王怀疑明军的阵势,是一个纯防御的阵势,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
想用严密的防守,搬回来一句,说不定能反败为胜。
这一回合,缅甸军守,明军进攻。
汪直远远看了这个局面,冷冷一笑,有几分嗤之以鼻。不过他回头看了看太阳,距离落山只有三指了。距离太阳落山也应该没有一个时辰了。
汪直心中暗道:“速战速决,不要拖入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