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循上台后也要面临这样的困扰。
从正统十三年到现在,朝廷的核心施政核心,一直有一个,那就是钱钱钱。不管是打仗,还是治水,不管是开河,还是抗旱,都需要钱。
再加上周忱是户部出身的首辅,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户部权力的扩大。
陈循作为首辅,处于平衡局势的想法,也要压一压户部那些人,毕竟陈循不是户部出身的,他注定不可能将周忱的班底全盘接受。
但是而今朝廷局面,紧绷的财政,也说明了,内阁之中需要是一个理财之臣。所以陈循既是要拍朱祁镇的马屁,也同时是赏识刘定之的才干。
朱祁镇心中犹疑了一会儿,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朱祁镇觉得刘定之在少府的位置上,他能很放心,但是想想人往高处走。刘定之而今已经四十了,朱祁镇当初就有将刘定之放当首辅来培养的意思。
按照而今的规则,内阁之中顺位继承,除非出了大变故,否则很难让外面的一跃成为内阁首辅了。
刘定之此刻进内阁熬个十几年,了解大明的方方面面,到时候,他自然是内阁首辅了。
朱祁镇其实有意将内阁首辅的年龄控制在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上下。
更老的,不堪为用。而更年轻倒不是能说不能用,但是就要面对另外一个当过几十年内阁首辅大臣,就好像杨士奇一般。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而今内阁首辅,与杨士奇刚刚担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已经不是一回事情了。
两宋时期,皇帝一般不会让丞相久任。而今朱祁镇也是如此。不算杨士奇,从杨溥,曹鼐,周忱,任期最久的居然是周忱。
每一个首辅上位之前,朱祁镇就想过当如何罢免。
最好的办法,就是乞骸骨。
如果君臣之间,有巨大的分歧,朱祁镇希望大臣能以体面的方式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而五十六十岁,是正合适的时候。
是一个政治家的黄金年龄。
所以朱祁镇想要培养内阁大臣,必须提前占位,否则将来连争夺首辅的资格都没有。
朱祁镇说道;‘好,刘定之算一个。还有一个,先生以为谁比较好?”
陈循说道:“商辂如何?”
朱祁镇摇摇头说道:“不行,商状元文章虽然好,但是没有经过历练,如何能担待内阁大事。”
说实话陈循也是那种从进士,庶吉士,翰林院,一路升上来的内阁大学士。这个惯例关系很多人的利益,朱祁镇自然有所妥协,不能将事情做绝了。
而且诚实的说,并非翰林院出身的就没有能臣了。朱祁镇也觉得自己不能那么绝对,但是如果内阁之中都是这样的人,却是万万不行的。
更不要说商辂资历太浅了。
虽然三元及第,似乎别寻常状元好一点,但是问题是同样是状元,刘定之天南地北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才有一张内阁的门票,商辂凭什么能上来。
当然,朱祁镇也理解陈循。
陈循内外大名不显,外面虽然知道有这个阁老,但是有什么政绩,似乎在宣宗朝的时候,犯颜直谏过,但是除此之外,却没有多少了。
他比不得杨士奇杨溥那一是一定的,甚至比不上曹鼐,曹鼐上位的时候,有两位老臣的人脉,也比不上周忱,周忱在担任户部尚书之前,就有天下疆臣之首的名声,被民间称为青天,在户部任上又做过那么多的事情
不管是恨周忱的,还是看不上周忱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周忱是一个人物。
但是陈循连周忱都比不上。
他虽然不是一个三旨相公,并非他比三旨相公高明多少,而是朱祁镇不喜欢将大权放在一个三旨相公手中而已。这个时候,他又怎么敢引真正有能力,资历强大臣进入内阁。
别的不说,他将曹鼐请过来,曹鼐分分秒秒能将大权给夺了。
王直,于谦也同样不例外。
首辅次辅不过是名分而已,历史也不少见次辅将首辅呛的没有脾气。所以陈循要从年轻一辈挑选。
而商辂有三元及第的光环在,又在朱祁镇身边担任过起居注,朱祁镇很欣赏商辂的文笔,很多圣旨都是由商辂持笔的。
陈循想来,商辂定然深得圣眷,这才推荐,万万没有想到马屁拍在马腿之上了。
毕竟而今的朱祁镇的不是当初了,当初他手中没有可用之人,这才细细安排刘定之,但是而今,朱祁镇却不在乎了。
不用他安排,而是让天下大臣按的要求来,他欣赏商辂是一回事,但是让他将商辂的前程放在心上,却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