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光二十一年俄历166年九月二日,中俄谈判代表在丘雷姆河畔的小城伊塔茨基展开会谈,以商讨和平解决明俄战争的可能。
会议伊始,俄方提出了大明交还《哈尔巴托沃条约中规定的勒拿河以西全部的俄国领土、赔偿俄国在明军进攻中的损失以及俄国驻明使团必须进驻南京的三大要求。
当然,俄方也不是一味索要,这不,如果大明答应了俄国的三大要求,则俄国同意大明继承满清的遗产,获得阿巴坎谷地及定北城周边地区。
不过,俄国方面的要求,绝不可能为大明所接受,所以,大明谈判团针锋相对的提出了,以勒拿河干流为两国领土最新分界线的反要求,并要求俄国不得与已经是大明藩属的后金建立外交联系。
大明提出的反要求自然也不是俄国人能同意的一句话,一方没有实际控制的地区,另一方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其拥有主权的于是,双方代表团开始便陷入了漫长且又磨人的谈判之中。
好在,双方都没有能力发起新一轮的进攻,因此彼此就只能在谈判桌上你争我夺了、互不相让了,而不是掀了台子,不再进行外交接触。
只是由于双方之间的立场差距太大,再加上俄国国内走私集团的暗中阻挠两国一日不签署和约,不划分清楚边境,两国之间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商贸活动,那么走私者就能独占两国贸易之利所以,伊塔茨基和谈断断续续的持续了近十五年之久。
直到朱由崧病危、无力再影响朝政后,早就不想跟俄国方面纠缠的正泰皇帝朱慈焈这才示意大明谈判团做出了一定妥协。
最终在正泰十五年,明俄两国签署了《明罗新约《明罗伊塔茨基条约、《明罗1681年条约。
这份条约规定:一、除阿巴坎谷地外,明俄边境以克敌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为南端起点,北冰洋为北段终点,总体以伊聂谢河叶尼塞河干流西岸2俄里为界,界东为大明领土,界西为俄国领土;
二、克敌堡以南两国领土,则以俄称斯托贝尔山山脊分水岭为界,界北为俄国领土,界南及整个阿巴坎谷地为大明领土;
三、西萨彦岭方向,两国以早年清俄在《巴拉赫塔条约中的约定划分领地;
四、伊聂谢河入海后,北冰洋上岛屿按谁发现谁领有的原则分配,但该岛屿的位置应该双方边境线0俄里以内,超出者无论发现者为谁,一律按就近原则归属。
《明罗新约签署后,中俄的边境线维持了100多年的稳定,西历十九世纪后,才再次出现了变化,但这就是后话了······
“陛下,宿迁开封路已经全面验收合格了。”工部尚书樊一蘅向朱由崧奏报道。“预计十一月即可正式投入运营。”
说起来宿封路是大明本土第一条开工的马拉列车轨道,但由于全长超过370公里,且同时建设了复线,所以施工整整花了二年多时间,竣工时间差一点就落后于开工较晚但总里程较短的伊通河辽河路,也就是东北的气候严苛,在冬季几乎完全不能施工,这才使得宿封路较单线总里程约200公里的伊辽路早了半个月完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