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些无所事事的日子里,对于前方战事,众人皆是关注紧密。其间,他们一行人也去了数趟前线边境。名义上,则是探望秦通,辛幼安,张越锡等故人。除此之外,也同样查探观察了一番边境地形格局,以待后用。
而在一个月前,辛幼安驻守边境多时。根据当地的地形环境,以及两军现下的诸多情况等等。写了一篇用于巩固边境防线,以及日后对付狗日军的奏折,名为《九议》,上疏萧乾。文中,列举双方之间有利不利因素,两军可战不可战条件,双方军士战意高低,两方国力强弱,民心所向等等总共九大方面。以充足的论据,提出了整军备战,可胜狗日军的观点。
辛幼安的《九议》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轰动。稍有见识之人,皆看得出辛幼安一文中的可行性珍贵性。萧乾不负众望,实则他也是被狗日军打怕了。有了一次亡国逃难经历之后,对于眼下巩固祁闾国国境一事,自然格外的上心。在接到辛幼安奏折后的第二日,萧乾在朝堂之上与众臣殿议一番,随即采用《九议》之上当先四点建议。
首先,迅速平复狗日军入侵之后,对祁闾国境内造成的大大小小诸多破坏。对于受灾严重县郡,则免除三年赋税,相应从他处拨付抽调一应钱财物资,以求尽快恢复民生。此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尽快稳定祁闾国内的形势。恢复百姓的生计,稳定国内民心。
其二,前番狗日军入侵之后,祁闾国境内出现大大小小的义军势力无数。其中大多数皆是迫于生计,从而暴起反抗的寻常百姓。这些人的战力低下,似民非军。此番,狗日军已退。则需要迅速遣散这些义军,还军与民。让这些百姓,参与到他们家乡的重建恢复上。此前,狗日军抢夺祁闾国境内百姓粮食无数以充军资。战乱过后,百姓家破人亡,缺粮少衣的不计其数。让这些原本迫于生计的义军,迅速归家,重拾农计,这一点也就意义重大了。
其三,巩固边境防线。好比加高加厚城墙,囤积大量守城物资,制造充足的守城器械。各地加设烽火台,以求迅速准确的掌握器湖国内狗日军的动向。诸国联军,上一次在济城下吃了松井狗根的大亏。此番,对于辛幼安的这条建议自是全力支持。在巩固防线一事上,诸国上至将领,下至军士,皆没有一人敢不尽心尽力的。毕竟,此前数十万同伴,被屠杀的惨剧,犹在眼前啊。
第四,诸国联军与狗日军相比。除去战力上的不及之外,但更为主要的还是心态上的问题。可以说,诸国大军是败在了自己的恐惧之上。
眼下,诸国大军在与狗日军几次交手厮杀之后,原先的惧敌之意已是消退了几分。再加上,此前济城惨败之后,目睹同伴被屠杀的惨况,已是激起了不少人的血性。随后,收复祁闾国之战,驱逐狗日大军,更是大为鼓舞军心士气。眼下,诸国的将士,至少再也不似先前那般,畏日如虎,不敢与之一战了。因此,辛幼安提出了,要趁着眼下两军陷入暂时的相持之际。加紧操练各**士,完善各军之间的阵列配合,提升军士的作战能力。
这一点,亦是被各国将领欣然接受。诸国大军承平已久,军队战力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各国之中,并非所有将领皆是庸碌无能之辈。能够身居高位,执掌三军的,多数自然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们何尝不知道自己军队的缺陷所在,有了先前的惨败,对于这一次的整军操练,各国将领自是大为赞同了。
《九议》之中,余下的五项,皆是讲述日后如何进军,与狗日族作战的诸多事宜。这些并不是一时半会就用得上的事,是以暂且没有实行。况且,萧乾等人最为关心的还是如何守住祁闾国的国土。至于,出兵与狗日军厮杀,能不能打败狗日军,实则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