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头看了看小胖墩。
自己这是要养猪吗?
果然是有钱人家的出手,养“猪”一个月所耗,都不知道需得熬死他多少脑子、想出多少个挣银的法子。
晏旭拿起银票,找了个地儿先藏好。
他不准备动用这笔钱,届时等小胖墩回去时再让其自己带回去。
不过,晏旭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琢磨一下,该怎么挣银了。
其实真正能治他身体病症里的毒性的药材,只有一味。但极其难得。
若有,千金不够。
他要不好好攒银,别说读书艰难,便是突然得遇那药材,也只能眼睁睁与其失之交臂,如何能忍?
晏旭想着事情,走出去,让卫一他俩去买床,再跟立在灶屋门边,面对“河东狮”来去、有些不知所措的母亲笑了笑,“母亲,咱们要养一个月的猪了。”
周氏“噗哧”一声失笑,嗔他一眼,转身回灶屋。
气氛又宁和下来。
不过几息,杜景辰跑了来。
不知道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小胖墩来时火急火燎的,这杜景辰也像是火烧眉毛似的,跑进来,还差点儿没刹住。
晏旭就在想:不会自己又要多养一个了吧?
那可不行,他屋里挤不下了。
再说也没必要啊,杜家和自家挨着的呢。
正胡思乱想间,就听杜景辰喘着气道:“来、来我家、帮忙!”
晏旭一把抄起了灶屋门边的棍子,撸了撸袖子。
小胖墩也从窗户一跃而出,兴奋激动:“算我一个!”
捏捏肥拳头,对空很有气势地挥舞几下。
杜景辰:“……帮、帮忙腌菜!”
总算把话说囫囵了。
晏旭:“……”
小胖墩:“……”
蜀地除了辣椒、花椒、腊肉、腊肠等出名,还有一样也出名:就是腌制出的泡菜。
杜家就是做的这生意。
租给晏旭母子的这院子,原是杜家住着,后来因为泡菜生意好,地方便小了。又舍不得搬离太远,便将隔壁几家一块儿买下,扩成了个大院,后院平整平整,摆满了泡菜缸。
三月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泡菜便宜还下饭,忙得杜家人脚不沾地。
晏旭放下棍子,就和小胖墩一起,去了杜家帮忙。
“哎哟,小秀才来了,辛苦辛苦,帮忙算下账呗?”
杜婶子也没客气,一见晏旭,就抹着汗珠,安排上了。
晏旭知道杜婶其实担心自己累坏,便也没推辞,坐去一排排泡菜缸最前头、屋廊下方帐案桌前,摸过了算盘。
小胖墩这体型、这武力,正好用来搬搬扛扛,或和杜景辰一起抬。
干得还挺高兴,半点儿不抱怨。
而有个走货小贩,在尝了一块泡萝卜后,皱了皱眉。“杜婶子,你这活计可没做太好啊,价涨了不说,怎么还不够辣了?”
杜婶一听,就叹气。
双手在围裙上擦着,“将就着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年和去年,这雨水多了不少,最辣的那种小红椒,听说损失惨重。我们高价收都没收着多少。我就用大的红辣椒替换的。可大辣椒又不够辣,还占地儿,还湿,唉……”
“说得也是,”小贩被提醒,反应过来,也跟着叹气:“今年看样子雨水有多没少,算了,将就着吧。”
说是杜家泡菜涨了价,其实比起别家,不但口感更好些,价还低一文。来买货的都清楚这一点。
晏旭听着他们的对话,想起县地方志上记录的雨水量、以及田地里的产出,挠了挠耳朵。
这似乎是个能挣银的好法子……
“不愧是本县出了名的小秀才,这账啊,算得又快又好。瞧这几笔字写的,啧啧,以后是有大出息的嘞。”
另有什么铺子管事的,闲着等自家伙计搬运,站在晏旭身边,看着他给别人算账,忍不住连声夸赞。
顿时引得周围人都夸赞不停。
夸得晏旭都有些尴尬了。
杜婶子连忙过来,招呼自家大儿子重新回来算账,再将晏旭拉出重围。
“旭哥儿,婶子需要些野菜、野花,你跟辰哥儿和胖哥儿,去城外山头上帮婶子采些回来。注意别太进山了。”
晏旭点头答应。遂带上家伙什儿,和两个小伙伴赶紧出了去。
走到门口,听见背后杜婶在嗔怪那些人:“小孩子不能这么夸,那身子骨才几两重?别再给夸坏喽。”
那些人还不以为意,笑哈哈回嘴:“不都说小孩子要多夸、多鼓励吗?咋的,婶子你莫不是嫉妒辰哥儿不如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