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0480章 祭孔

冉闵还经常派员巡察地方,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奖励努力种田的农民。

于是,荒芜多年的田地重长五谷,空废多年的仓库又满帛粟,冉魏立国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了。

在王猛的主持下,革新措施带来了一派崭新气象。

中原安定清平,家给人足,“自大梁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贾贩于道”。

百姓歌唱道:“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

王猛执政号称“公平”。

他处事果断,办事讲究效率,从不拖泥带水。

河北人麻思请假回故里葬母,王猛说:“您可以马上收拾行李上路,今晚我即通知沿途郡县。”

待到麻思刚出潼关,就发现沿途官府均已接到通知,并照章验看其路照(行路护照),安排食宿。

而当变法大成之际,冉闵为了让中原士子归心,天下士子所望,决定亲率皇太子冉明与一干公卿大夫去到曲阜祭拜大圣先师孔子。

在十二匹白色骏马拉着的壮丽,宛如宫殿一般的车驾上,冉闵喝了一口茶,身边还对坐着太子冉明。

冉闵正在教授皇太子如何去处理政务。

闲暇之余,冉闵说道:“阿英(冉明字),你可知道朕为何不惜千里迢迢地从大梁跑到曲阜祭孔吗?”

冉明放下了手中的笔杆子,回答道:“若是儿臣猜的没错的话,父皇你应该是想借助儒家的来推动教育的发展,赢得天下士子之心吧?儒家的孔孟之道,以孔为尊,以孔为先师,天底下的读书人几乎都是出自儒家学派。父皇祭孔之举,一定能让天下的读书人对新朝刮目相看,同时也能显示父皇你对于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啊。”

“不错。眼下我大魏政治清明,军力鼎盛,仓禀充实,国库宽裕,但是教育方面依旧是弱项!天下人才一半在晋,一半在魏,可是我大魏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啊。”

冉闵语重心长地道:“自汉武帝开始,天下以儒家治国,外儒内法,儒皮法骨。读书人历来尊孔孟之道,朕也不能例外。眼下朕要加封孔子的嫡系后裔孔懿为衍圣公,亲自祭孔,是为彰显大魏对于读书人的重视啊。”

“阿英。”

“儿臣在。”

“你一定要牢牢记住。儒家士子可以用,但不能太过重用。以法治国,国家才能强盛,社稷才能长治久安啊!”

“孩儿谨记。”

冉闵的车队,很快就抵达曲阜。

在曲阜的城门口,孔懿以及曲阜当地的官吏都出迎。

冉闵勉励了孔懿几句,并加封他为衍圣公,世袭罔替,奖赏良田财物不计其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历朝历代孔氏的后人都得到重用,其家主更是被封官赐爵。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腾为奉祀君,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此为奉祀孔子之始。

后代孔子的几代后人就被封为奉圣亭侯,直到现在,冉闵才加封为衍圣公。

在祭祀孔庙的那一日,冉闵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

正统的中华雅乐,柷、敔、琴、瑟、埙、箫、鼓、笙、钟、磬等多种乐器合奏;舞生则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排列整齐地跳起了释奠礼专用的“六佾舞”。

执士们身穿白色深衣,头顶“四方平定巾”,与献官们共同完成了读祝、三献等祭祀的主体部分。

随后,冉闵又与皇太子冉明以及群臣跳佾舞。

佾舞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

主祭人冉闵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孔圣人,居阙里。

依尼山,临洙泗。

求真知,养浩气。

开儒教,惊天地!……”

“坐杏坛,课弟子。

从三千,难胜计。

七十二,皆贤士!……”

“荡荡乎!孔圣人!

焕焕乎!其有文!

巍巍乎!孔圣人!

炳炳乎!其有仁!”

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在祭祀完孔子之后,冉闵的出巡队伍一路向西,过黄河,入平原,进入冀州。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480章 祭孔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