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南事(正文番外)

《汉纪·光文帝纪:十年冬,中祖祠泰山,作文武庙于泰山下。东行至东来,欲渡海巡韩州。少府山涛阻,遂罢。复巡辽西历北边五原,归于长安。

十一年正月,交州献交趾旱稻,比中国稻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中祖大悦,使交趾旱稻行种于江南旱涝之地。

夏四月,大雨,河溢,黄淮十余郡饥。中祖发临淄、建业二仓粮济之。

……

延熙十一年,五月,代郡。

随着天下逐渐安康,商贾流通,百姓安居。大汉对外武德充沛,对内发展文教,初有成果之下,五十几岁的刘禅这才敢封赏泰山。

同时也念着出行一趟不易,想跨海巡视韩州,但因群臣反对,认为渡海危险,船只行驶多有倾覆危险。刘禅也放弃了巡视韩州的念头,转而决定巡视边疆,从幽州的辽西郡西行至收复不久朔州的五原郡,再南下返回长安。

巡视边疆的同时,刘禅也在思考着大汉接下来的动作。

“汴水,鸿沟!”

此时的刘禅目光紧盯着江淮舆图,手指在桉几上敲着。

在建国之初,刘禅就有考虑过小冰河带来的影响,同时他也知道经济重心南移是大时代的走向。

因此在随着边疆逐渐安宁,朝鲜、朔方等战略初步的完成。刘禅也把目光投放到南方上,思索如何深入开发扬州。

这几年刘禅也初有想法,他决定开凿大运河,加强中原与江东的联系。不过他的大运河与杨广的大运河完全不同,大汉版的大运河仅是南起吴郡钱塘今杭州北至豫州荥阳段,再通过黄河连接关中。

对于北至幽州涿郡河段,刘禅表示没有任何想法,大汉也负担不起这么大的工程量。

大汉这版本的大运河全部是建立在已有人工运河及自然水渠上,如疏通钱塘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运河便是丹徒水,沟通钱塘与京口。

丹徒水运河早在春秋末年便有雏形,及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加强对吴中地区的控制,在春秋古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沟通了北起丹徒,中经会稽郡治,南到钱塘的水道。

东吴为了便于投放力量,又在基础上加以扩建,改善航道。

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运河,乃是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两汉时期颇是重视,但到了三国鼎立时期,占据淮河流域的曹魏与占据长江流域的孙权爆发战争,邗沟河道并不通畅,甚至一度出现堵塞的现象。

淮河流域到黄河流域的运河,春秋时期是魏国开凿的鸿沟,入西汉以来,便被汴渠所取代。

当下大汉名为开凿大运河,实际上是把丹徒水、邗沟、汴渠三大运河连通起来,将堵塞的河道疏通,便于舟船转运,打通江左与中原的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