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好一会儿之后,还是已经二十五岁的鲁肃见多识广,而且关键是鲁肃在淮南住过好几年,对袁术麾下的情况比较熟悉。
诸葛亮:“世事难料,有些事情有备无患也没错。何况亮在荆州居住两年,深知刘表座谈客耳,便是荆州九郡,也未能全部控制。将来若有人背叛刘表、阿附曹贼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十七岁的诸葛亮,同理心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截,待人接物经验还太少。
如此,杨弘既不用担心负上背主之罪,还能在袁术面前表现立功,还能得我军之金宝,三全其美,什么都不用他出卖,杨弘岂能不趁机卖弄?”
哪怕诸葛瑾悉心培养,让诸葛亮快速成长。他去年那几个月的苦读,最多也就抵得上平行时空诸葛亮自行成长一两年的水平。
如此利好的消息被陈登知道后,陈登当然是心中大定。决定当天就撺掇吕布浑水摸鱼,并且把自己的决心告诉给袁术,给袁术打气,促使袁术彻底下定决心放弃跟刘备的战斗。
他还想等诸葛亮继续解答第二点,但诸葛亮却陷入了沉思,他也不敢催促。
鲁肃也点到即止谦虚道:“愚者千虑,偶有一得,何足道哉?先生也并非智谋不及、才没想到这点。肃只是占了久居淮南、了解袁术麾下人物的便宜罢了。”
诸葛亮:“比如,将军可于近期,在广陵兴建船厂,大造大型战船,并且放出风声去,表示自己兵微将寡,如今能抵御袁术猛攻一月有余,已是精疲力竭。
每隔几个月回大哥这儿充充电,大哥帮他开会总结、给新的教材,带着问题进修,才能充分成长。
刘备并不知道,这个方略的形成,诸葛瑾的贡献其实还比诸葛亮更大一些——诸葛亮毕竟还年少,才十七八岁,正式开始做事,也就仅仅八个月时间。
但毫无疑问,袁术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曹操就算没有做好充分的开战准备,但只要袁术吞陈地,曹操肯定是要打袁术的,区别只是现在立刻打、还是再过几个月打的问题。
诸葛亮所言三策,第一条他已经在做了,无非是慢工细活,没法速成。
如果说孙邵在刘繇手下时、负责的是公开正式的对外交涉,那是仪就是干那种暗中收买的活儿。就好比这次刘备要是想派人直接跟袁术见面、谈妥一个正式停战约定,那就得派孙邵去。但如果是让人去给杨弘暗搓搓送礼,是仪就比较合适了。
就在陈登铺垫的时候,西边八百里外的袁术,自己又干了一件导致他和曹操的关系急剧恶化的事情。
我今日便派人去秘见元龙,让他尽快动手。其余事宜,就由二位商议着落实。”
一旦实施此法后,将军对船厂的控制,甚至可以外松内紧,故意让袁术细作哨探到粗略情况,让他知道我军真在建设水军和造船上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
这样诸葛亮抓整体规划,陈群抓运营管理,正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主公,肃有一点浅见,正要与孔明探讨:我们何必忧心袁术太过蠢笨,看不懂我们的善意呢?他看不懂,自然可以让他身边的人提醒。
因为思路比较清奇,刘备花了好久才彻底琢磨过来味儿,并且想到了两个小问题,或者说不确定因素。
诸葛亮闻言,内心顿时一震。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跟大哥以外的人聊天时,有这种深受启发的感觉。
鲁肃毕竟是袁术手下叛逃出来的,他回去可能会刺激到对方阵营,被发现时也容易有危险。是仪就没这个顾虑了。
许多对三国游戏不够发烧的看官,可能不了解是仪这种冷僻角色是干什么的。历史上的是仪,到了孙权手下后,就是干情报分析一类工作的,擅长看穿外交欺骗。他在刘繇手下时,也经常执行各种秘密出使的任务。
整个七月中旬剩下这几天,一切都在向着对刘备阵营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计划中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了妥善的落实。
陈登做事如果不小心一点,贸然强行劝,很容易被陈宫阻挠。
刘宠和骆俊当然不会给反贼上供,袁术就派出刺客张闿带小队人马潜入陈地,暗杀了刘宠和骆俊。
然而,或许是天助陈登,也是天助刘备。
为了继续苦苦支撑,将军麾下谋士献策,请将军将有限的钱粮,还有木材铁料等物资,都用于打造战船和其他水战器械。试图把江淮军的水上优势发挥到极致,确保袁术再敢来犯,就绝对断绝他的水上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