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时节到了。
只是今年的秋收。许正阳却并没有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收割水稻,而是跑出去躲避媒体的追踪采访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许正阳亦如此。如今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初见义勇为后。被采访时那略有些得意和兴奋的心态了。他觉得:我不就是个人出资给村里新建小学学校了吗?不就是为慈县县城及泽河市的两座孤儿院捐了一百多万块钱吗?不就是决定长期资助贫困山区的十一名失学儿童嘛…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呀!
许正阳确实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为此他心里多少有些自责,比起那些丝毫没有想过做好事儿得回报的人来说,他感觉无地自容。不过想来以他“为人”的品性。如果有经济实力的话,肯定也会是个好人。也会做些好事儿。只不过因为如今身为神职。才不可避免的把做好事和积攒功德增加神力挂上了勾。
他所做的这些事情,父母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反正现在家里有钱了,钱多的花不完,而且还在一直不断的赚取着。
不做点儿好事怎么行?神灵可是在天上看着咱们家呢。
本来这些事情还真不至于搞的那些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都来采访,然而经不住一些有心人好心做坏事儿,把这些事情向上汇报,然后对外宣传;再加上许正阳以一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农村年轻人,初中学历,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艰苦创业。辛苦拼搏,坐火箭般的直飞冲天。有了如今这番成就。
从现如今的社会情况来看,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好素材啊!报道出去就会引起轰动。
这不,就越闹越热闹了。
双河村在秋收前后的日子里。天天有记看来村里转悠,采访这个,采访那个,询问有关许正阳的事情。即便是村民们都在农田里忙碌的收割水稻时,也有记者跑到许正阳家的稻田里,采访许能和袁素琴两口子。并刚从旮扬了他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如此优越的家庭条件”燃继续从事着农田的劳作。
许能憨厚的说:“这有啥的?建筑队的人都是乡下人,谁家里没个几亩地?农忙的时候该停工就停工呗
袁素琴在一旁直乐呵,却也不怎么回答记者的问话。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她,遇到这种情况却紧张起来,而且生怕说错什么话给儿子带来什么坏的影响。作为长期在农村深受村妇八卦嘴熏陶的她,内心里深深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
在田里帮忙的村民们倒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无非就是许正阳这孩子怎么怎么好,多么多么勤劳能干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